首页> 中文学位 >甘孜-玉树断裂东南段构造地貌及活动性研究
【6h】

甘孜-玉树断裂东南段构造地貌及活动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项目依托

1.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1.2 项目依托

1.2 研究现状

1.2.1 甘孜-玉树断裂研究现状

1.2.2 活动构造研究现状

1.2.3 构造地貌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与地貌背景

2.1 区域构造背景

2.2 区域地层概况

2.3 区域地貌特征

第3章 甘孜-玉树断裂东南段构造地貌特征

3.1 基于DEM的地形形态空间分析

3.1.1 地形起伏度分析

3.1.2 坡度分析

3.1.3 高程剖面分析

3.2 甘孜-玉树断裂东南段水系分维及构造地貌意义分析

3.2.1 基于DEM的水系提取及特征分析

3.2.2 研究区雅砻江流域水系分维估算

3.2.3 水系分维值的构造地貌意义分析

3.3 小结

第4章 甘孜-玉树断裂东南段的空间展布特征

4.1 断裂地表破裂及分段性

4.1.1 甘孜段

4.1.2 马尼干戈段

4.1.3 甘孜-玉树断裂东南段地表破裂特征

4.2 甘孜-玉树断裂东南段断层展布的分形特征分析

4.2.1 断层展布的分维值估算

4.2.2 断层展布的分形特征分析

4.3 小结

第5章 甘孜-玉树断裂东南段的活动性分析

5.1 断层滑动速率

5.1.1 滑动速率计算方法

5.1.2 甘孜-玉树断裂东南段的滑动速率分析

5.2 甘孜-玉树断裂东南段的古地震分析

5.2.1 探槽技术及方法

5.2.1 竹庆探槽分析

5.3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展开▼

摘要

甘孜-玉树断裂是一条以左旋走滑为主的大型边界断裂,历史上曾发生多次大地震。本文以其东南段为研究对象,在总结前人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使用Arc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工具提取了研究区地形起伏度、坡度、水系和高程条带剖面等信息,分析甘孜-玉树断裂东南段的构造地貌特征。基于分形理论,使用模拟网格法估算了研究区雅砻江水系及其支流的分维数,分析水系分维特征与断裂活动的关系。通过航卫片解译和实地调查,分析断裂的几何特征和空间展布情况。基于分形理论计算了断层展布的分维数,分析断层分维数的分布情况及其与断裂活动性的关系。使用无人机绘制微地貌图,总结断裂各段滑动速率,分析各段活动性的差异。最后,分析了竹庆开挖的探槽,研究断裂带上的古地震事件,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1)甘孜-玉树断裂东南段地区地貌和水系明显受该断裂所控制。地形起伏度、坡度和高程等受断裂影响,表现为在断裂两盘和沿线明显的差异性;水系的流向和线密度受断裂影响,表现为水系流向与断裂走向近一致,水系线密度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断裂带沿线的盆地区;同时,因水系流向受断裂带控制而使河道趋直,靠近断裂带的水系分维值偏小。
  (2)依据断层展布及地表破裂分布特征将甘孜-玉树断裂东南段分为甘孜段和马尼干戈段两段。断裂由数条近似平行排列的NW向断层组成,断层展布总体表现为SE复杂,NW简单。以甘孜-玉树断裂为主的NW向断层分维值较高在研究区内具有较强的控制作用;马尼干戈至错阿附近断层展布的分维值较高,表现出更强的活动性和更复杂的断层分布。
  (3)甘孜-玉树断裂东南段滑动速率表现为中间大、两边小的特征。竹庆探槽揭露三次古地震事件,事件时间分别为3830~7280aBP,3530~3830a BP,1320aAD。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