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萍乐坳陷中二叠统小江边组岩相古地理及烃源岩研究
【6h】

萍乐坳陷中二叠统小江边组岩相古地理及烃源岩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岩相古地理研究历史与进展

1.2.2 烃源岩研究

1.3 主要研究内容、思路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构造背景

2.1.1 研究区概况

2.1.2 区域构造特征

2.1.3 构造演化

2.2 区域地层特征

第3章 沉积相分析

3.1 岩石学特征

3.1.1 实测剖面特征

3.1.2 岩相特征

3.2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3.3 沉积相模式

3.4 岩相古地理特征

第4章 烃源岩特征

4.1 烃源岩的平面分布特征

4.2 烃源岩的有机地化特征

4.2.1 有机质丰度分析

4.2.2 有机质类型分析

4.2.3 有机质成熟度分析

4.3 烃源岩综合评价

4.4 页岩气勘探带选区及油气远景分析

4.4.1 页岩气勘探带选区

4.4.2 油气远景分析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展开▼

摘要

在利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野外露头、区调资料,对研究区的区域构造进行总结和分析,然后利用沉积岩石学、岩相古地理学等理论研究了萍乐坳陷中二叠统小江边组的沉积相类型和岩相古地理特征,结合烃源岩的平面特征和有机地化特征,进行油气远景分析。
  萍乐坳陷中二叠统小江边组为一套灰黑色钙质页岩及碳质页岩夹灰岩透镜体沉积,中二叠世晚期,海平面快速上升,海水加深明显,研究区内主要发育混积陆棚相,进一步可以分为浅水内陆棚和深水外陆棚亚相以及陆棚泥和灰泥丘微相。
  研究区内小江边组的烃源岩以暗色泥页岩为主,其分布在平面上具有相当规模的展布,占地层比例的变化范围为64.72%-81.77%。有机地球化学的实验表明,研究区小江边组的有机碳含量普遍达到烃源岩下限,部分达到中等烃源岩标准,多数达到好的烃源岩标准,有机质类型以生气Ⅲ型为主,次为生油Ⅱ型。对烃源岩的热演化程度的研究显示,研究区内小江边组烃源岩的成熟度主要处于高成熟晚期阶段,部分达到过成熟阶段。
  研究区小江边组地层的生烃坳陷主要为西南部的萍乡、宜春、万载一带的深水外陆棚沉积,该区域的有机质丰度和有机质成熟度都较为理想,是良好的烃源岩潜力区。此外,萍乐坳陷中二叠统小江边组的非常规油气,特别是页岩气的资源潜力较好,有利区主要集中在清江盆地、锦江盆地和南鄱阳坳陷,这些地区同样也是重要的油气远景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