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多尼组”火山岩研究
【6h】

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多尼组”火山岩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地质矿产调查概况

1.2.2 科学研究概况

1.2.3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思路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 主要完成工作量及主要成果

1.4.1 主要完成工作量

1.4.2 主要成果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位置

2.2 区域地质概况

2.2.1 班戈-八宿地层分区

2.2.2 狮泉河-拉果错-纳木错构造-地层分区

2.2.4 措勤-申扎地层分区

2.3 构造单元划分及依据

第3章 多尼组火山岩地层学约束

3.1 多尼组火山岩地质特征

3.1.1 班戈-八宿分区多尼组

3.1.2 措勤-申扎分区则弄群

3.1.3 革吉-格仁错分区“多尼组’’

3.2 多尼组火山岩岩石学特征

第4章 多尼组火山岩年代学特征

4.1 锆石年代学的理论和方法

4.1.2 样品处理与测试分析

4.2 测试结果及分析

第5章 多尼组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5.1 元素测试分析方法

5.2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5.2.1 班戈-八宿分区多尼组火山岩主量元素

5.2.2 革吉-格仁错分区多尼组火山岩主量元素

5.2.3 措勤-申扎则弄群火山岩主量元素

5.3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5.3.3 措勤-申扎分区则弄群火山岩稀土元素

5.4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第6章 讨论

6.1 “多尼组”形成时代

6.2 “多尼组”层位空间分布及区域对比

6.3 岩石成因及构造环境

6.3.1 玄武安山岩

6.3.2 酸性岩

6.4 班公湖-怒江洋盆构造演化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展开▼

摘要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不仅是一条重要的构造界线,同时也是一条重要的成矿带。对班公湖-怒江成矿带的深入研究,可以为认识和反演特提斯构造域的演化以及青藏高原早期的形成和发展等提供重要依据,也可寻找更多矿产资源储备,服务国民经济。
  火山岩能够反映出岩浆活动的特点,使我们了解板块构造演化历程。区内早白垩世火山岩的成因和动力学背景研究是解析班公湖-怒江成矿带地质演化的关键所在。
  研究区位于青藏高原中部,大地构造位置处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以南的冈底斯北缘。通过野外地质调研、剖面测量,区内“多尼组”火山岩地质特征、岩石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地质年代测定研究,本论文主要取得了如下成果和认识:
  研究区内革吉-拉果错一带多尼组为一套滨-浅海相碳酸盐岩-碎屑岩-火山岩建造,经历两个以上的沉积构造旋回,形成由三元结构层序为代表的基本层序,底部以生物碎屑灰岩为主体,中部主要为中砾岩、细砾岩、含砾粗砂岩、石英粗砂岩、长石石英细砂岩、粉砂岩等呈不等厚韵律互层产出,顶部主要为安山质-流纹岩组合。在多尼组火山岩中获得锆石U-Pb年龄为112±2 Ma和112.3±1.4Ma,并且在下部生物碎屑灰岩中采集到多种生物化石,主要包括固着蛤、圆笠虫、介形虫、有孔虫、层孔虫、海百合、双壳类、腕足类、藻类、海绵骨针、介壳、螺类等,其中球形假暗螺Pseudamaura bulbiformis(Sowerby)的生物时代与火山岩形成时代一致,为早白垩世,经过区域对比,确定多尼组形成时代为巴雷姆阶(Barremian)~阿尔布阶(Albian)。革吉-格仁错分区“多尼组”在建造组合上与北侧班戈-八宿分区多尼组、南侧措勤-申扎分区则弄群均有明显不同,而且该区早白垩世在时间上具有三分的特点,以上述特征为依据认为冈底斯北缘在空间上具有三分的构造格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