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西藏唐加地区早侏罗世盆地沉积记录及物源分析
【6h】

西藏唐加地区早侏罗世盆地沉积记录及物源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及依据

1.1.2 论文拟解决的主要科学问题

1.1.3 项目资助情况

1.2 研究现状

1.2.1 拉萨地体研究现状

1.2.2 物源分析及重矿物研究现状

1.2.3 甲拉浦组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5 已完成工作量

2.1 大地构造背景

2.1.2 沙莫勤-麦拉-洛巴堆-米拉山逆冲断裂带

2.2 区域地层

2.2.1 古生界地层

2.2.2 中生界地层

2.2.3 新生界地层

2.3 岩浆岩

2.4 构造

第3章 样品分析与测试

3.1 火山岩全岩地球化学分析

3.2 沉积岩全岩地球化学分析

3.3 锆石U-Pb年代学测试分析方法

第4章 地层与沉积环境

4.1 甲拉浦组野外地质特征

4.2 甲拉浦组岩石组合

4.2.1 实测地层剖面特征

4.2.2 岩石组合特征及沉积相标志

4.3 地层对比

4.4 沉积环境

第5章 岩石地球化学及构造环境特征

5.1.2 锆石U-Pb定年结果

5.1.3 地球化学特征

5.2 甲拉浦组沉积岩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5.2.1 岩石学特征

5.2.2 地球化学特征

第6章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及物源区分析

6.1 分析结果

6.1.1 锆石年龄对地层时代的约束

6.1.2 碎屑锆石特征

6.1.3 碎屑锆石U-Pb年龄特征

6.2 碎屑物源区示踪

6.2.1 区域碎屑锆石对比

6.2.2 碎屑锆石物源区探讨

6.2.3 其它特征对物源区的佐证

6.3 盆地属性及区域构造意义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

展开▼

摘要

南拉萨地体中生代的火山-沉积地层与新特提斯洋的俯冲闭合密切相关。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南拉萨地体的研究不断深入,在中新生代岩浆岩、构造演化等方面取得了大量开创性成果,但关于下侏罗统甲拉浦组的沉积记录研究较少。研究区甲拉浦组地层位于南拉萨地体北部,其沉积物记录了早侏罗世盆地的沉积环境、物质来源、发展历史及构造演化等方面的信息,对于确定盆地构造属性、限定新特提斯洋的俯冲时间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和大地构造演化背景,利用岩相学、地球化学、碎屑锆石年代学等方法,对甲拉浦组的沉积地层进行了系统的沉积相和物源分析,确定了甲拉浦组的盆地构造属性、沉积环境、沉积时限、主要物质来源等。研究表明,甲拉浦组形成于新特提斯洋向北俯冲的活动大陆边缘弧后盆地环境,沉积环境为以扇三角洲为主体的海陆过渡相。岩石组合主要为碎屑岩夹火山岩,火山岩中保留有南部拉萨地体桑日群和叶巴组火山弧的沉积记录。局部地区出现的灰岩夹层可能代表了小范围的海侵事件。碎屑锆石U-Pb最年轻锆石年龄为~181Ma,代表甲拉浦组的沉积下限,并获得火山岩夹层安山岩的U-Pb锆石年龄197.1±1.5Ma(MSWD=0.77)。火山岩、沉积岩主微量元素特征显示,火山岩为钾钙碱性系列,富集Rb、Ba和P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亏损Nb、Ta、Ti等元素,Eu弱负异常,显示出弧火山岩的亲缘性,构造环境接近活动大陆边缘的大陆岛弧。沉积岩富集Rb、Nb、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Ba、Nb、Ta等高场强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具有右倾模式,指示源区与火山岛弧有关;碎屑岩沉积环境判别图也表明沉积岩母岩具有岛弧性质的火山岩特征。地球化学及碎屑锆石的物源分析表明,甲拉浦组沉积物主要来自于拉萨南部晚三叠-早侏罗世具岛弧性质的火山岩浆活动物质,同时伴有少量古老基底沉积再循环物质的混合。新特提斯洋向北俯冲不晚于早侏罗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