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贵州德江地区夜郎组圆珠状灰岩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6h】

贵州德江地区夜郎组圆珠状灰岩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2 区域研究现状

1.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2.1 研究的内容

1.2.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 完成的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理及地质背景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区域地质概况

第3章 圆珠状灰岩地质特征

3.1 圆珠状灰岩地层特征

3.1.1 岩石地层

3.1.2 年代地层

3.1.3 生物地层

3.2 圆珠状灰岩典型剖面特征

3.2.1 圆珠状灰岩的分布特征

3.2.2 典型剖面

3.3 圆珠状灰岩的特征及分类

第4章 圆珠状灰岩的岩石学特征

4.1 显微结构特征

4.1.1 核心部分

4.1.2 圈层部分

4.1.3 外壳部分

4.1.4 脉体部分

4.1.5 核心与圈层的关系

4.2 成分特征

4.2.1 样品采集与制备

4.2.2 样品微观形貌和表征

4.2.3 矿物成分

4.3 碳同位素分析

第5章 圆珠状灰岩的成因及其意义

5.1 沉积环境分析

5.2 成因探讨

5.3 生物环境的指示意义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贵州德江地区位于上扬子陆块-黔北隆起区,留存有较完整的早三叠浅水沉积的遗迹,保存有从晚二叠-早三叠生物演化从灭亡到复苏的演变过程。其微生物岩保存的也是十分完整、丰富,在早三叠的地层中普遍发育有俗称“圆珠”状灰岩,实为核形石灰岩,针对区内圆珠的地质特征分析,来探究其成因。
  通过利用镜下的观察研究和扫描电镜数据分析,确定圆珠内部的物质组成,颗粒大小,结构构造。圆珠是一种以泥晶方解石为核心,亮晶纹层由里往外颗粒粒径逐渐增大的核形石。按其是否存在有示底构造而分为两类:一类,具有示底构造的圆珠,其形成于其藻类和介壳生物共同作用,其介壳生物生活于核形石下,在后期成岩过程中发生固结作用;第二类,未具有示底构造的圆珠,形态各异,主要是滚动生长和摆动生长形成,其形态主要受水动力强弱和脉体贯入伴随的挤压作用影响。
  结合野外路线调查及剖面测制,从宏观特征分析,圆珠出露于夜郎组一段顶部,圆珠呈凸出状态,风化面呈黄褐色,新鲜面呈灰白色夹黄褐色和灰色夹白色两种,核心和圈层明显。而在密集区“圆珠”约占全岩的45%-60%,在102cm中含35-50个。通常的情况下圆珠约占20%-35%,在10cm2里面含10-16个;直径多为0.8-2cm,个别直径有3-5cm,少数直径大小为0.2-0.6cm。针对后边剖面研究表明,圆珠主要出现在剖面的23层至29层中,依据圆珠的分布划分三个旋回,其中,24、26、28层为三个峰值。从显微构造特征研究,圆珠按核心的组成成分为泥晶方解石和微亮晶方解石两类。从核心的形态上分为圆球状、椭球状、长条状、不规则状四类。而将圆珠内圈层部分分为泥晶纹层、亮晶纹层两类;又将泥晶纹层分成规则泥晶纹层和不规则的泥晶纹层两类,其粒径1-4um,将亮晶方解石部分分为规则亮晶纹层和不规则的亮晶纹层,其粒径在20um-600um。亮晶纹层从里圈层到外圈层粒径逐渐增大,其指示藻类的一种生长过程。其中,长条状和不规则状的圆珠为藻类摆动生长而形成,为一种近原地的沉积,形成时水动力相比强的局限台地,沉积于水动力相对较弱的蒸发的环境。而圆球状和椭球状的圆珠为滚动生长所形成,圆珠的外壳圆滑,是经过一段距离的搬运,但其核心的物质成分与外壳外的基质相似,指示其生长于一种水动力较强的局限台地,沉积于水动力相对减弱的蒸发台地的环境。
  研究表明圆珠的形成过程主要为四个阶段:核心形成阶段—壳层形成阶段—近距离搬运沉积阶段—成岩作用,后期受到生物作用、构造作用和热液活动的影响而产生差异的阶段。

著录项

  • 作者

    张勇勇;

  • 作者单位

    成都理工大学;

  • 授予单位 成都理工大学;
  • 学科 地质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何政伟,万平益;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P588.245;
  • 关键词

    石灰岩; 地质特征; 成岩过程; 固结作用;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