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渤南、四扣洼陷构造演化特征与深层油气聚集规律研究
【6h】

渤南、四扣洼陷构造演化特征与深层油气聚集规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绪言

第一章 概况

第一节勘探概况

第二节勘探历程

第三节区域构造背景

第四节地层简况

第五节构造层划分

第二章 沙四段地震地层特征

第一节层位标定

第二节地震反射特征

第三节波阻抗界面研究与地震模型技术

第三章渤南、四扣洼陷构造特征

第一节基本构造格架

第二节断裂构造特征

第三节深层特征构造

第四节区域构造应力场的演化

第四章构造对沉积的控制作用

第一节洼陷的发育特征与沉降中心的迁移

第二节层序地层格架与沉积体系的发育和分布

第三节构造运动所伴随的岩浆活动影响岩性的变化

第五章构造对油气的控制作用

第一节构造控制含油体系的迁移

第二节构造控制储层和圈闭的发育

第三节构造控制油气的运移和聚集

第六章成藏条件及油藏类型

第一节成藏条件

第二节油藏类型

第七章勘探实践

结论与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渤南、四扣洼陷是沾化凹陷两个紧密相连的含有丰富油气资源的洼陷,位于济阳坳陷沾化凹陷两部。因受郯庐等渤海湾盆地边界走滑断裂各时期不同活动性质及规模的控制,其源岩埋藏深、厚度大,演化比较充分,成为沾化凹陷的主力生油洼陷,也是济阳坳陷油气最为富集的洼陷之一。在燕山运动末期和喜山运动早期的两幕构造运动期间,分别形成北西和北东向断裂,后者对前者具有明显的改造作用。深层沙四段经历长时期的构造及热演化,其生油、聚油完全受北东、北西两组断裂系统及其相互作用的控制,形成了深部沙四段自生自储型油气藏。由于沙四段油藏一般埋藏深度在3500米以下,对其成藏规律的认识,在充分利用地震资料的前提下,从区域构造背景的演化上研究分析,才是搞好勘探、开发的关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