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GIS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系统
【6h】

基于GIS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系统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绪 论

第一节国内外道路安全管理及研究现状

1.1.1国外的道路安全管理及研究现状

1.1.2我国的交通安全管理和研究状况

第二节地理信息系统在交通及交通安全领域的应用研究状况

1.2.1国外地理信息系统在交通及交通安全领域的应用状况

1.2.2国内地理信息系统在交通及交通安全领域的应用状况

第三节论文研究的内容和所要达到的目的

1.3.1论文研究的内容

1.3.2论文的研究目的

【参考资料】

第二章基于GIS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系统分析及设计

第一节基于GIS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系统的组成分析

2.1.1 系统的功能分析

2.1.2系统的组成分析

2.1.3系统功能结构图

第二节基于GIS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系统的内容分析

2.2.1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的发展状况

2.2.2在交通运输及道路安全领域内应用的GIS数据模型

2.2.3基于GIS技术的交通安全数据库发展状况

2.2.4数据库的内容分析

第三节属性数据库的建立

2.3.1 交通事故背景数据库的调查

2.3.2 交通事故资料调查

2.3.3 属性数据库的建立

第四节 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2.4.1空间数据库的概念设计和逻辑设计

2.4.2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参考文献】

第三章道路安全水平的综合评价

第一节道路交通安全水平评价指标

3.1.1 指标体系

3.1.2指标体系分析

第二节道路安全水平综合评价

3.2.1评价方法的回顾

3.2.2本系统所采用的道路安全的评价模式

【参考文献】

第四章交通事故多发段点的鉴别

第一节交通事故多发段点的定义

4.1.1交通事故多发段点的定义

4.1.2道路交通事故多发地点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交通事故多发段点的鉴别方法

4.2.1道路事故多发段点的鉴别方法分析

4.2.2系统推荐的交通事故多发段点的鉴别方法

第三节交通事故多发段、点的严重性评价

4.3.1交通事故的严重程度分级

4.3.2交通事故多发点及严重程度形成的必然性

4.3.3交通事故多发段点严重程度的分级

4.3.4基于GIS的道路交通事故鉴别结果的空间显示和分析

【参考文献】

第五章道路交通安全水平的预测

第一节道路交通安全水平预测的依据

5.1.1道路安全水平的表现形式

5.1.2道路安全水平的预测依据

第二节道路交通安全水平预测

5.2.1交通事故总量指标的预测

5.2.2交通事故各相关因素的预测

5.2.3道路安全水平的预测

第三节道路安全水平预测实例

5.3.1临时预测数据库的生成

5.3.2各指标的预测

5.3.3道路安全水平的预测

【参考文献】

第六章交通事故经济损失分析及改善效益的评价

第一节交通事故经济损失的计量基础

6.1.1事故及伤害程度的分类

6.1.2有关参数的确定

第二节交通事故经济损失计量的方法

6.2.1 交通事故中受伤害人员的经济收入损失

6.2.2医疗费用损失

6.2.3教育投入损失

6.2.4生活质量损失

6.2.5交通事故造成延误损失

6.2.6事故受害者及其亲友精神损失及死者的丧葬费的计量方法

6.2.7有关机构支出

6.2.8财物损失

6.2.9环境污染

第三节交通安全改善着经济效益的评估

6.3.1判断改善效果优劣的显著性检验

6.3.2改善后的经济效益评价

【参考文献】

第七章道路交通安全改善对策及改善项目的优先排序

第一节道路交通安全改善对策

7.1.1网级系统的改善对策

7.1.2项目级系统的改善对策

7.1.3各种改善措施使用寿命及改善效果的耐久性分析

第二节区域路网道路安全改善的优先排序

7.2.1道路安全指数排序

7.2.2道路安全水平的预测结果排序

7.2.3排序结果的修正

第三节项目级改善的优先排序

7.3.1改善区域内的事故多发位置的鉴别

7.3.2改善区域内各条道路优先改善的排序

【参考文献】

第八章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本文主要结论

第二节论文有所创新的方面

第三节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基于GIS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系统是将GIS、道路信息、交通事故信息及各类处置模型相集成的一个有机的整体。该整体利用GIS的可视性、空间分析能力和交通事故信息及相关资料的连续性、系统性通过相关的处置模型一方面实现对系统所辖区域内各小区的道路安全水平的综合评价、预测,确定相应的区域道路网安全水平改善对策;另一方面实现对某一条道路或小区进行进一步的事故多发段点的鉴别,从而确定从道路方面对交通安全进行改善的方法和对策。 论文从分析我国的道路安全状况入手,阐述了建立交通安全地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按照信息系统建立的一般过程,对系统的功能和构成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了系统各个主要组成部分和构建方法。论文重点对数据库部分、模型库和对策库进行了研讨,而对系统中交通事故信息一般统计分析部分未作叙述。 按照系统的结构特点,论文在第二章分析了系统所采用的各类数据库组成,尤其详细分析了属性数据库和空间数据库的组成,提出了属性数据库和空间数据库的构建方法和实现方法。 针对模型库中的各种模型,论文在第三章、第四章按照目前我国道路安全管理的现行体制,分析了道路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提出了适用于系统所辖区各个子区间(网级)道路安全水平分析的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引入了道路安全指数RSI(Road Safety Index)及相应的计算方法;提出了适用于各个子区或子区内(项目级)的各条道路上的交通事故多发位置的鉴别模型—质量控制模型和鉴别指数—经验模型,引入了黑点指数BSI(Black Safety Index)及相应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这两种模型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为了制定未来的区域道路安全水平改善计划,论文在第五章提出了适用于区域道路安全水平的预测模型,该模型根据各个单项指标的特点,分别采用了回归预测、时间序列预测和灰色系统等预测模型加以预测,然后以多个单项指标的预测结果为基础,采用层次—模糊模型计算道路安全指数RSI进行道路安全的综合评价。 为了反映改善后的经济效益,论文在第六章从社会损失的角度详细分析了由交通事故给社会所带来的各方面的损失构成,探讨了各损失的计算方法,进而确定了交通事故每个死亡人员、受伤人员的平均损失和每起交通事故所带来的平均经济损失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道路安全改善效益的计算方法。 论文在第七章探讨了根据道路安全水平综合评价结果和道路交通事故多发段点鉴别结果网级系统和项目级系统所应采取的道路安全改善对策。为了使改善对策具有更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论文提出了以修正的RSI作为网级道路安全改善优先的排序指标;以修正累计黑点指数指标作为项目级优先排序指标。关键词:道路交通安全 GIS 管理信息系统 道路安全评价 事故多发段点道路安全水平预测 道路安全改善 事故损失分析 优先排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