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运输企业信息系统集成方法研究
【6h】

运输企业信息系统集成方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运输企业信息化与智能交通

1.1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

1.2运输行业信息化建设现状

第二节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2.1问题的归结

2.2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第三节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3.1研究的方法

3.2统一建模方法

3.3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模式研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逻辑和物理体系结构设计模式比较分析

2.1逻辑体系结构设计模式分析

2.2物理体系结构设计模式分析

2.3结构化方法和面向对象方法比较

第三节 分布式计算结构设计模式分析

3.1分布式软件体系结构

3.2中间件技术

3.3分布式计算技术在体系结构中的必要性

第四节 体系结构设计的模式

4.1体系结构

4.2逻辑体系结构设计模式

4.3物理体系结构设计模式

4.4通信及分布式计算结构的设计模式

第三章 综合业务信息交换模型研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交通运输企业信息交换应用研究

2.1信息交换系统架构

2.2结论

第三节 异构数据同步研究

3.1中心与场站数据同步模式

3.2系统的逻辑结构

3.3数据同步的原理

3.4结论

第四章 综合交通信息服务平台体系结构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统一建模方法

2.1 UML的概述

2.2 UML的静态模型简述

2.3 UML的动态模型简述

第三节 平台基础模型设计

第四节 呼叫中心系统模型

4.1静态模型

4.2逻辑结构

第五章 应用实例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信息中心应用——车辆技术管理

第三节 呼叫中心应用

3.1出租车电召概述

3.2系统技术经济指标分析

3.3电召系统功能及应用

第六章 结束语

第一节 本文的研究成果

第二节 本文的创新点

第三节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政府在交通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发展很快,推动了智能交通在中国的发展,也为运输企业的信息化工作奠定了基础。运输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增强企业的科技含量,不仅提高了企业组织、业务管理水平,同时通过信息技术对业务的集成,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和提高了企业的综合服务能力。但是,由于对具体业务的集成和实现技术的集成方面缺乏必要的研究,信息技术在我国运输企业的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这些信息系统的应用尚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系统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文研究的重点是采用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对道路客运企业信息化集成框架和体系结构的研究,主要包括如下内容:●适用于企业的信息系统的框架和体系结构的设计模式,并提出了相应的 结构。根据对国家智能交通体系层次结构和OSI开放系统互连层次结构 的分析,提出了基于XML标准的信息交换、业务协同和综合服务三层 结构的企业信息系统集成框架和体系结构;●分布和移动是运输企业信息移动应用的主要特点,是制约运输企业信息 系统应用成败的关键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交换三层结构的异 构数据同步模型;●作为应用实例,开发了运输企业车辆技术管理系统和出租车电召系统。关键词集成框架 设计模式 信息交换 数据同步 车辆技术管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