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土体的极限抗力与侧向受荷桩性状
【6h】

土体的极限抗力与侧向受荷桩性状

代理获取

摘要

本文讨论了现有极限抗力分布模式,介绍了一种基于该极限统一极限抗力分布模式的弹塑性理论解答和程序GASLFP,并推导了基于这种分布模式的有限差分解统一格式,编制了相应的程序FDLLP。采用GASLFP和FDLLP,  本文统一抗力分布模式相应参数的选取;侧向受荷桩性状的影响参数分析;侧向受荷单桩的线性和非线性分析,并给出了土体和岩石中侧向受荷桩分析数据库;对群桩中各单桩的性状进行了初步研究,讨论了群桩效应;对特殊海洋砂土中单桩的静力和循环特性进行了讨论,分析表明,采用统一极限抗力分布不仅能包括或近似拟合现有的极限抗力分布,而且通过选择合适的Ng,α0和n组合值,还能够反映不同的土体、桩基和加载条件,如分层土体、循环荷载作用下桩土间隙形成、群桩效应等;极限抗力参数对于同一种土体,变化范围较小;侧向受荷桩的性状主要集中于上部10d深度内,特别是受上部5d深度内的土体极限抗力控制;如果桩基为钻孔桩或其它钢筋混凝土桩,桩的结构非线性可以得到准确的预测;在群桩中,各桩的性状与其位置有紧密的关系。一般前排桩的性状如同单桩。因此,如果能够准确预测单桩的性状,群桩的性状也可得到较准确的预测;对于海洋砂土中桩的静载特性,除了其特有的胶结特性外,其它分析过程和参数选取与一般土体中的桩基相似。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由于桩土界面裂隙和土体软化效应,其土体极限抗力为静载时的0.56~0.64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