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青海软玉的谱学研究
【6h】

青海软玉的谱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绪论

1.1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1.2国内外研究历史和现状

1.2.1历史回顾

1.2.2研究现状

1.2.3存在问题

1.3研究内容及目标

1.4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4.1研究思路

1.4.2技术路线

1.5完成工作量

1.6主要创新性成果和认识

第2章矿床学和宝石学特征

2.1区域地质概况

2.1.1矿区地理位置

2.1.2矿区地层

2.1.3区域主要断裂带及构造带

2.1.4区域岩浆活动特点

2.2矿床特征

2.2.1矿区构造

2.2.2矿体产状及矿化类型

2.2.3矿床产状类型

2.2.4矿床成因初探

2.3宝石学特征

2.3.1物理性质

2.3.2透闪石晶体结构

第3章谱学分析

3.1样品来源及样品描述

3.2 X射线粉晶衍射物相分析

3.3 ICP-MS成分分析

3.4红外光谱分析

3.5激光拉曼光谱分析

3.6电子顺磁共振分析

3.7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析

第4章相关问题的探讨

4.1成色机理

4.1.1宝玉石颜色成因的近代理论

4.1.2化学成分对软玉颜色的影响

4.2结构构造特征及成因

4.2.1手标本观察的构造

4.2.2偏光显微镜下的显微结构

4.2.3扫描电镜下的显微结构

4.3“水线”特征及成因探讨

4.3.1表观特征

4.3.2岩石矿物学特征

4.3.3化学组成

4.3.4显微结构特征

4.3.5成因探讨

4.4软玉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第5章结论与建议

5.1主要结论

5.2主要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青海软玉的发现和开发利用是我国软玉开发利用历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它缓解了软玉资源日益枯竭,而市场对软玉需求日益增大的尖锐矛盾,同时也带来了诸如鉴定、评价、合理开发利用等一系列问题。围绕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应用ICP-MS、X射线粉晶衍射、红外光谱、激光拉曼、紫外一可见吸收光谱和电子顺磁共振等现代先进分析测试仪器,对青海软玉进行了系统的谱学分析,在此基础上就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主要结论如下:1. 研究表明青海软玉的主要矿物成分为透闪石。杂质矿物主要有滑石、方解石、白云石、透辉石、绿泥石、蛇纹石、石英等。2. 青海软玉主要化学成分的平均值与透闪石矿物理论值基本一致。但相对而言,贫Mg而富Ca。3. 青海软玉的颜色主要取决于结构中的全铁含量及Fe2+/Fe3+比值。Mn2+、Ni2+和V2+对软玉的颜色色调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4. 在微观结构构造方面表现,青海软玉与新疆软玉相比有两个突出特征,一是定向性更好,二是透闪石矿物粒度较粗(0.005~0.05mm)。微观特征的差别源于青海软玉与和田玉成因机制的差异,说明青海软玉形成于较为稳定的动力环境。5. 青海软玉中水线的主要矿物成分与软玉主体部分基本一致,均为透闪石,但结晶度更高,化学成分不尽相同,结构差异较大,呈突变接触。据此推测,软玉主体部分透闪石晶体形成后受动力改造作用形成交织结构,水线后期充填主体微裂隙形成切割软玉主体部分的细脉。6. 软玉结构是决定软玉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结构的优劣不但直接影响软玉的质地,还对软玉的透明度、光泽等表观特征及软玉耐久性产生影响。关键词:软玉,青海,透闪石,谱学分析,呈色机理,水线,结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