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袢钢板治疗冠状突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6h】

袢钢板治疗冠状突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中文缩略词

1 前言

1.1 背景

1.2 选题意义

1.3 目前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纳入标准

2.2 排除标准

2.3 病例分组

2.4 研究对象

2.5 数据处理及质量控制

2.6 袢钢板技术的具体操作方法

3 结果

3.1 一般资料分析

3.2 疗效结果分析

3.3 典型病例

4 讨论

4.1 袢钢板技术治疗冠状突骨折疗效

4.2 不同固定方法间的疗效对比

4.3 固定冠状突骨折的相关文献报道

4.4 袢钢板技术探讨与展望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冠状突及合并冠状突骨折的肘关节骨折脱位治疗进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袢钢板技术治疗尺骨冠状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袢钢板技术、微型钢板螺钉固定技术及非手术未固定方法治疗尺骨冠状突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
  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在西安市红会医院创伤骨科住院治疗的冠状突骨折病例,按纳入与排除标准共筛选病例48例,按不同固定方式分为袢钢板技术组31例,微型钢板螺钉组10例,非手术未固定组7例,随访评估患者术后骨折复位情况、骨折愈合情况、并发症情况、肘关节活动度,以及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观察对比不同固定方式的临床疗效。
  结果:袢钢板技术组,总共31例都达到解剖复位,未出现复位丢失,均达到骨性愈合,其中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肘关节活动度19.37°-113.97°,肘关节MEPS功能评分,优30例,良1例。三组患者疗效对比分析显示,袢钢板技术组、微型钢板螺钉组和非手术未固定组三组之间骨折的解剖复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位丢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愈合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的肘关节伸直角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的肘关节屈曲角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的肘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袢钢板技术治疗冠状突骨折疗效较好,骨折解剖复位率高,骨折愈合良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肘关节活动度良好,临床疗效优于微型钢板螺钉固定和非手术未固定。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