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型道路运输企业发展的资源系统论
【6h】

大型道路运输企业发展的资源系统论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绪论

1.1选题背景

1.2研究对象、视角和特点

1.3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1.4研究方法

1.5国内外研究的相关成果

1.6国外道路运输企业的现状与发展

1.7实例企业的发展轨迹

1.8论文的特点和创新点

小结

参考文献

第2章理论基础

2.1交通运输学

2.2系统工程

2.3道路运输企业管理

2.4企业战略管理

参考文献

第3章战略规划系统

3.1战略基本概念

3.2企业战略的定义和重要性

3.3企业战略管理的过程和特征

3.4战略规划系统

3.5资源-生产-价值实现的循环链模型

3.6战略规划系统的螺旋蛋筒模型(新蛛网模型)

3.7实例企业新蛛网模型的说明

3.8新蛛网模型理论符合产业组织理论,具有普遍的理论意义

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大型道路运输企业战略子系统及其目标子系统

4.1战略子系统

4.2目标子系统

4.3新国线集团战略与目标系统

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企业能力

5.1能力概述

5.2企业能力的种类

5.3本文对于国内外学者关于企业能力观点的见解

5.4企业能力的特征与作用

5.5核心能力

5.6企业能力系统

5.7新国线集团的企业能力系统

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企业资源系统

6.1资源的基本概念

6.2企业资源定义、作用、分类和特征

6.3能力学派与资源学派的异同

6.4能力与资源的关系

6.5总战略及其目标是资源,愿景也是资源

6.6大型道路运输企业资源系统

小结

参考文献

第7章营运线路网络资源

7.1营运线路网络资源的概念

7.2“结点运输、无缝接驳”理论

7.3新国线集团关于“结点运输、无缝接驳”理论的实践

7.4营运线路网络效应评价

小结

参考文献

第8章企业文化资源

8.1企业文化概念

8.2企业文化建设模型

8.3企业家与企业文化建设

8.4新国线集团企业文化建设

小结

参考文献

第9章人力资源、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

9.1人力资源

9.2企业家

9.3职业经理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10章品牌资源

10.1品牌的基本概念

10.2品牌资源的作用

10.3品牌是一个系统

10.4道路运输企业的品牌资源与其他资源的关系

10.5新国线集团品牌战略

小结

参考文献

第11章道路运输企业资源系统协调和资源优化配置

11.1协调理论

11.2道路运输企业资源系统协调的概念

11.3道路运输企业资源系统协调度模型

11.4新国线集团资源系统协调性分析

11.5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

小结

参考文献

第12章道路运输企业资源系统满意性评价和资源结构分析

12.1资源系统满意性评价

12.2资源要素结构分析

小结

参考文献

第13章企业的竞争、合作和竞合

13.1竞争的基本概念

13.2竞争-合作-竞合的演变

13.3资源与企业优势

13.4在合作中发展

13.5企业集团

13.6战略联盟

13.7新国线集团的“竞合”实践

小结

参考文献

第14章结束语

14.1主要工作和结论

14.2论文的创新点

14.3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致谢

个人简历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项目

展开▼

摘要

在中国,道路运输企业与其他运输方式(民航、铁路)的企业比较,组织结构简单、企业规模小、乘客层次都比较低。“多、小、弱、散、乱”是道路运输企业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的形象,但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高速公路网的不断扩展,法律法规的完善,大型道路运输企业集团的产生和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历史的必然。但相应的,大型道路运输企业(集团),尤其是领袖型大型道路运输企业(集团)发展缺少甚至没有理论体系来支撑。因此有必要在诸如道路运输企业战略、资源系统结构以及战略系统、目标系统的关系等理论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研究的特点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抽象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用现有的理论来指导实践,所以本文是理论与实践的产物。本文研究的目的是:本研究的成果丰富道路运输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和企业资源理论,为培育和打造中国道路运输企业的北美“灰狗”型道路运输企业集团作理论准备,也为其他道路运输企业成长为全国性大型道路运输企业作出理论与实践的贡献。本文首先分析一般企业的战略管理理论及其三个过程。在此基础上,着重研究其第一个过程,即战略规划阶段。根据资源、战略和目标的存在的逻辑关系,本文以系统论为工具,构建了反映这三者关系的动态螺旋的蛋筒模型以及平面意义的新蛛网模型。本文还进行了企业战略及其目标的平面层次性和立体特征分析,所给出的立体结构改变了过去对于战略体系和目标体系认识的混乱状况。本文主要笔墨放在企业发展的资源系统上。通过对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三个学派的分析,对资源的含义、能力的含义进行了详细分析。本文给出了能力分类的原则,这有利于给企业能力分类有一个清晰的依据。本文提出的“企业5种资源”论全面地深入地解释了企业资源与企业能力的复杂关系。本文构建了大资源系统,将企业能力纳入企业资源的范畴。针对道路运输企业特点,给出了道路运输企业资源定义和资源系统的层次结构,为道路运输企业制定企业战略奠定了基础。本文在构建资源系统并理清系统内部关系的基础上,对大型道路运输企业的主要资源逐一地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这些资源分别是运营线路网络资源、企业文化资源、人力资源、品牌资源等,其中一个特点是:理论研究中反映了新国线运输集团成功的实践。资源对于形成企业竞争优势是极其重要的,但竞争优势对于企业提升价值不是唯一的。本文为此对资源形成竞争优势和合作优势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论文的最后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进行了定量研究。本文的“结点运输、无缝接驳”的理论模型是有效地利用线路资源的道路运输最新组织模式。根据新国线集团的实际的运输实践,在道路运输界第一次提出营运线路网络效应及其评价理论。本文运用协调度模型,对新国线集团的资源系统的协调度进行了计算。“兆通股份”资源优化配置的三个实践(资源集权管理、资源一体化运作以及组织资源流程再造)被证明是有效的、成功的,这在中国的道路运输业具有开创性意义。结构模型解析法(ISM法)的应用结果证明,ISM法对于理清一个大型企业众多繁杂的资源的层次结构及其重要度是非常有效的,对于高级经理人抓住企业的主要资源及其资源链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新国线集团的实践总结出的上述理论,符合产业经济学中的产业组织理论,因此具有普遍的理论意义。这个理论的普遍性,不仅仅对道路运输行业的其他运输企业,也不仅仅对道路客运业,也对道路货运业具有理论普遍性。品牌理论、人力资源理论、企业文化理论以及竞争合作理论等在新国线的实践是卓有成效的,具体表现在新国线集团及其母公司的兴旺发展史及市场占有率、年利润增长、对社会越来越大的贡献以及对于完善中国道路运输结构的贡献。虽然,本论文以道路客运为研究重点,但论文中所创建的理论对于道路货运企业和物流企业也同样具有指导意义。关键词:道路运输;企业战略管理;资源论;系统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