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类土质边坡锚索框架(地梁)内力计算模式研究
【6h】

类土质边坡锚索框架(地梁)内力计算模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文摘

英文文摘

第1章引言

1.1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3课题的工作思路

第2章锚索框架(地梁)的假设内力计算模式

2.1本课题研究的锚索框架结构

2.2本课题假设计算模式

2.2.1倒梁法

2.2.2弹性地基梁法

2.3岩土反力系数的确定

2.3.1查表法

2.3.2荷载板试验

2.3.3理论与经验公式

2.4算例

第3章现场试验

3.1试验设计

3.1.1试验内容

3.1.2试验场地及设备

3.1.3试件制备

3.2试验方法

3.3试验结果

3.3.1试验数据的换算

3.3.2试验结果分析

第4章数值计算

4.1应用软件

4.2分析结果

第5章结论与展望

5.1本文所分析的结论

5.2展望

5.2.1福建地区边坡锚固工程应用情况

5.2.2根据本课题研究的初步成果实践情况

附表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本文在大量收集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较系统地开展了对预应力锚索框架(地梁)与边坡相互作用的机理研究,通过理论分析与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式,旨在得出框架(地梁)内力合理的计算模式。通过收集的资料,分析框架(地梁)的受力特性,提出框架(地梁)的假设受力模式;通过现场试验,研究框架(地梁)的内力分布规律,进而得出合理的计算模式,以指导此类工程的设计;通过数值计算,分析内力分布规律。 对以上三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winler弹性地基梁计算模式能较好地反映构件的实际工作状态,同时由于它忽略了基底巨大摩擦力阻碍变形的作用而使计算结果偏于安全,因此可以认为该模式计算锚索框架(地梁)的内力比较理想。 当梁的长度相对于刚度较小(梁高与锚索间距之比大于1/6,例如框架的横梁)时,Winker弹性地基梁法的计算结果与倒梁法接近,此时简化成倒梁法计算影响不是太大。 尽管winkler弹性地基梁计算模式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构件的内力分布,但它忽略下述因素的作用,如底部摩擦力、平行坡面向上的分力、构件埋置深度以及岩土反力系数的时空变异性等,使得计算结果仍然偏于保守。建议后续研究工作应综合考虑以上因素的耦合作用,得出更为完善合理的计算模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