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城市文化遗产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产权结构和管理主体研究
【6h】

我国城市文化遗产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产权结构和管理主体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1章绪论

1、研究的缘起

1.1文化遗产保护的大众化需要多元主体的参与

1.2对于已有研究的深入——关键性和决定性的内容

2、研究内容和框架

2.1研究内容

2.2研究框架

第2章已有研究成果综述与理论支撑

1、对已有研究成果的综述

1.1城市文化遗产管理的基本概念

1.2城市文化遗产管理的目标和原则

1.3关于遗产保护原理和制度的研究综述

1.4关于遗产法规等保护管理手段的研究

1.5关于遗产价值和经营的研究

1.6关于遗产管理的研究论述

2、研究背景与理论支撑

2.1城市文化遗产管理的背景——现代城市管理科学的发展

2.2城市文化遗产管理的相关理论一——城市管治的理念和理论

2.3城市文化遗产管理的相关理论二——产权经济学和产权伦理学理论

2.4城市文化遗产管理的相关理论三——利益相关者理论以及PPP模式

2.5城市文化遗产管理的相关理论四——公众参与理论的内容

结论

第3章中国城市文化遗产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1、城市文化遗产管理的发展阶段

1.1城市文化遗产管理发展阶段的一般规律

1.2中国遗产管理当前的发展阶段

2、中国城市文化遗产管理的当前背景

2.1政府角色的转变

2.2公民意识的提升

2.3城市文化遗产的价值逐渐得到多元化的体现

3、当前我国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现象和问题

3.1我国的城市文化遗产数量庞大、类型丰富,但遗产管理缺少针对性

3.2城市文化遗产缺乏合理的产权结构

3.3遗产保护资金缺乏,并过多的依赖政府

3.4遗产保护的管理过分依赖政府,缺少各利益相关者的参与

4.城市文化遗产管理手段和机制存在的问题

4.1城市文化遗产管理法规缺失,层次体系不完善

4.2忽略了政府作为管理机构的监督职责

小结

第4章城市文化遗产的价值与特性分析

1、城市文化遗产的分类和保护要求

1.1城市文化遗产的分类

1.2城市文化遗产的分类保护管理要求

2、城市文化遗产的价值分析

2.1非经济价值

2.2经济价值

3、各类城市文化遗产的价值特征和认识

3.1文物保护单位——非经济价值远远超过经济价值

3.2保护建筑——非经济价值超过经济价值

3.3历史建筑——非经济价值与经济价值基本相当

3.4对于各类遗产价值的认识

4、城市文化遗产的公共物品特性

4.1历史文化遗产公共需要的特点

4.2作为公共物品的历史文化遗产

小结

第5章: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中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1、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过程中的利益相关者的确定

2、城市遗产利益相关者各自的利益分析

2.1利益相关者对于城市遗产所期望的共同利益

2.2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对于利益目标的不一致性

2.3城市文化遗产的各利益相关者的三类投入方向

3、各利益相关者行为偏好的分析

3.1非政府组织和当地政府

3.2私人企业

4、不同利益相关者经营遗产获取经济利益的特点

4.1私人企业最有利于遗产经营而获取经济利益

4.2政府追求经济利益的动力就要弱得多

4.3非政府组织也可能忽视遗产的经济利益

4.4租约在遗产经营中的重要性

小结

第6章城市文化遗产产权结构分析

1、中国现有城市文化遗产的产权所有制结构的问题——“单一”化的产权制度

1.1城市文化遗产的公有产权带来的问题

1.2城市文化遗产私有产权带来的问题

1.3城市文化遗产的经营权转让带来的问题

2、根据遗产类型确定合理的产权结构——产权的多元化和组合化

2.1产权结构组合化的意义

2.2公有产权与非公有产权的特征分析

3、城市文化遗产的三种利益相关者所有权模式分析

3.1政府公共所有权模式

3.2非盈利组织所有权模式——非政府组织和地方社区所有

3.3私人企业所有权模式

3.4租约与特许权分析

3.5规制是一种与所有权相关联的制度安排

4、科学合理的遗产产权结构的特征

4.1政府普遍拥有遗产的所有权

4.2与遗产非经济价值相关的权利应该属于政府

4.3形成遗产的处置权和所有权既分离又互相制约的产权结构形式

4.4政府介入遗产经营是使遗产免受威胁并协调遗产各利益相关者关系的重要保证

4.5应针对性进行遗产产权私有化,公有产权有利于遗产非经济价值的保护

5、确定各类城市文化遗产的产权结构组合模式

5.1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建筑和历史文化街区的风貌环境——附带租约的非私有产权制度模式

5.2历史建筑——受规制的私有产权制度模式

5.3历史文化街区——外观实行非私有产权

小结

第7章国外城市文化遗产管理主体的经验借鉴

1、遗产管理主体应该呈现多元化特征

1.1遗产管理主体呈现多元化的状态

1.2对于遗产的开发和利用,允许不同管理主体的存在

1.3借鉴

2、遗产管理主体应该进行协作管理的模式

2.1公司

2.2学术界

2.3非政府组织

2.4私人企业

2.5借鉴

3、非政府组织作为遗产管理主体的借鉴

3.1非政府组织成为遗产保护管理主体的核心力量

3.2借鉴

4、社区作为遗产管理主体参与遗产保护的借鉴

4.1社区作为管理主体为公共参与搭建了很好的平台

4.2社区管理主体参与的过程

4.3借鉴

小结

第8章建立城市文化遗产管理主体间的多元协作管理模式

1、遗产管理主体的优势和劣势分析

1.1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

1.2非政府组织

1.3私人企业

2、建立城市文化遗产管理主体间的多元协作管理模式

2.1建立非政府组织主导、政府监督、私人企业参与的遗产管理主体间的协作模式

2.2多元协作管理模式的协作机制和优化途径

2.3遗产管理主体协作的全过程管理模式

小结

第9章结论与展望

1、结论与创新

1.1研究结论

1.2研究中的创新点

2、建立遗产管理主体之间的多元协作模式的研究展望

2.1研究如何加强非政府组织的建设

2.2研究如何将遗产管理与其他相关部门和行业的管理进行结合

2.3研究如何建立和完善城市文化遗产的法规体系

2.4研究监督机制的建立

主要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博士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

博士后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本文在对中国城市文化遗产管理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城市文化遗产的价值与特性,遗产保护与利用中的利益相关者角色,遗产产权结构进行分析总结,结合国外城市文化遗产管理主体的经验借鉴,最终建立我国城市文化遗产管理主体间的多元协作管理模式,并进一步针对不同类型的遗产建立遗产管理主体协作的全过程管理模式。 本文的主要结论是: 1.城市文化遗产的分类别管理十分必要,从文物保护单位至历史建筑的存在价值呈降低趋势,而经济价值则呈上升趋势;公共物品特性呈降低趋势,而私人物品的特性呈上升趋势。 2.城市文化遗产的利益相关者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非政府组织、私人企业和当地社区,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目标和愿意投入的方面都各有不同,参与到遗产保护中扮演的角色也相应不同。 3.城市文化遗产的产权形态中,公有产权与私有产权的互补,是遗产取得保护与利用之间平衡的关键制度。对于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建筑和历史文化街区的风貌环境采用不同的产权制度模式。 4.建立政府监督、非政府组织主导、私人企业参与的城市文化遗产管理主体间的多元协作的管理模式。并进一步建立遗产管理主体协作的六个管理阶段的全过程管理模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