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安吉的城乡空间网络研究——基于长三角边缘地区产业发展的视角
【6h】

安吉的城乡空间网络研究——基于长三角边缘地区产业发展的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

1.2.1 从产业发展的视角拓展对长三角地区城乡空间网络的认识

1.2.2 从实证的视角丰富长三角地区整体空间网络的层次

1.2.3 从城乡的视角认识长三角城镇空间网络的演进

1.3 文献综述

1.3.1 城镇群空间体系研究

1.3.2 产业空间布局研究

1.3.3 长江三角洲空间网络研究

1.4 现有研究小结及拓展

1.4.1 安吉的城乡空间结构具有怎样的特征?

1.4.2 安吉城乡空间网络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1.4.3 安吉城乡空间网络的演进机制是什么?

1.5 研究对象的选择

1.5.1 研究对象的选择

1.5.2 安吉在长三角中的区位特点

1.6 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框架

第2章 安吉的地理、资源及经济发展历史

2.1 自然地理条件与城乡分布格局的基础

2.2.1 自然地理条件的特点

2.2.2 城乡发展的基本格局

2.2 资源条件与经济发展历史

2.2.1 安吉的资源条件

2.2.2 安吉的经济发展历史

2.2.2 本研究涉及的三个产业情况

第3章 市场组织与安吉的城乡空间网络

3.1 市场组织关系与城乡职能层级的变化

3.1.1 商业市场层级的变化

3.1.2 城乡职能层级的变化

3.2 城乡空间网络中体现的组织原则

3.2.1 城乡空间组织的变化

3.2.2 各级空间组织的关系及组织原则

3.3 区域关系变化对城乡空间组织关系的影响

3.3.1 区域关系的变化与专业市场的兴衰

3.3.2 专业市场的衰落对空间组织结构的影响

第4章 生产组织与安吉的城乡空间网络

4.1 生产网络的总体变化特征

4.1.1 改革开放前封闭点状的生产布局

4.1.2 改革开放后网络化的生产布局

4.2 基于企业联系的城乡空间网络特征

4.2.1 城乡空间层次的扁平化

4.2.2 城乡空间组织关系的专业化

4.2.3 城乡空间结构的强中心化

第5章 安吉的城乡空间网络的总体特征及成长模式解析

5.1 安吉的城乡空间网络的总体特征

5.2 基于不同产业的三种空间成长模式

5.2.1 资源导向模式

5.2.2 外部资金技术导向模式

5.2.3 市场需求导向模式

5.3 机制解析

5.3.1 三种模式的差异

5.3.2 影响因素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Castells认为“网络是柔性的,节点可能脱离网络,从而被边缘化”。随着经济全球化进一步的功能性分工,强化了不同层级都市区在全球网络中的作用。网络的节点成为一个区域而不是单个的城市。Scott认为,都市区加腹地构成了区域的整体竞争力。需要两者之间具有高效的结构关系。区域内部城镇之间的关系包括战略性联系和功能性联系。其中功能性联系是隐藏在物质实体空间下面的经济网络联系。而这种功能性联系恰恰能够反映城镇在区域中的作用和所受的影响。
   通过对地方产业网络融入区域网络的过程的考察,可以了解腹地城镇与核心大都市区之间的结构关系。
   本研究以长三角边缘区的浙江安吉为研究对象,围绕竹制品、转椅、旅游三大产业的发展,从市场组织和生产组织两个层面来分析安吉的城乡空间网络的特征及演变规律。全文包括四个核心内容:一、相关理论综述;二、市场组织与城乡空间网络;三、生产组织与城乡空间网络;四、城乡空间网络的总体特征及空间成长模式。
   通过考察安吉产业发展带来的空间演变,揭示地方融入区域网络的过程,从而更好的理解全球化背景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