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东京梦华录》中的街市场景解读
【6h】

《东京梦华录》中的街市场景解读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状况

1.2.1 北宋汴京城市研究概况

1.2.2 北宋汴京街市相关研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论文结构

第2章《东京梦华录》与北宋汴京城

2.1《东京梦华录》成书的时代背景及作者考证

2.1.1《东京梦华录》成书因为及时代背景

2.1.2《东京梦华录》作者考证

2.2《东京梦华录》的版本源流及校注研究

2.3 隋唐、五代时期开封的城市地位和景观

2.3.1 隋唐汴州城

2.3.2 五代开封府城

2.4 北宋汴京城市格局和景观

2.4.1 北宋汴京城

2.4.2 汴京城市复原图

2.5 本章小结

第3章《东京梦华录》的街市

3.1 北宋汴京街市形成过程

3.1.1“街市”释义

3.1.2 街市的形成

3.1.3 街市空间的形态演变

3.2 厢坊制度与街市

3.2.1“厢”的产生

3.2.2 厢坊制度与街市

3.3《东京梦华录》的街市

3.3.1 街市分布类型

3.3.2 分布特点

3.3.3 行肆组成及分布

3.4 本章小结

第4章《东京梦华录》的街市场景

4.1“街市场景”释义

4.1.1 场景理论

4.1.2 街市场景

4.2 街市场景仪式内容

4.2.1 市易买卖

4.2.2 节庆狂欢

4.2.3 皇家仪典

4.3 街市场景特性

4.3.1 时段性

4.3.2 时节性

4.3.3 大众性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街市场景类型与分析

5.1 主要道路——宣德楼前御街场景

5.1.1 北段御街:宣德楼城门-州桥——宣政空间

5.1.2 中段御街:州桥-朱雀门-龙津桥——世俗空间

5.1.3 南段御街:龙津桥-南薰门——引导空间

5.1.4 御街场景小结

5.2 沿河大街——汴河大街街市

5.2.1 邸店

5.2.2 河、店、街空间组织和场景

5.3 交通要汇——虹桥桥市和城楼街市

5.3.1 虹桥

5.3.2 虹桥桥市空间组织和场景

5.3.3《清明上河图》城楼

5.3.4 城楼街市空间组织和场景

5.4.1 历史沿革

5.4.2 平面布局

5.4.3 庙市场景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图片索引

名词索引

后记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北宋汴京(开封)在我国古代城市史上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街市的出现促使了都城制度的演进,使得城市公共空间属性从封闭走向开放。汴京街市一直是中国建筑史学和城市史学研究的焦点之一。
   本文以《东京梦华录》文献资料及两宋、元代绘画等图像资料为基础,立足于建筑学的专业视角,聚焦于街市场景的视点,研究北宋汴京街市的城市景观与空间。论文主体部分通过对汴京城、街市、街市场景、典型场景四个层面逐层递进地研究,重点落笔于主要道路、沿河大街、交通要汇处、重要建筑群周边等处典型街市场景的分析。最终,我们发现,商业发展之诉求,使得封闭的城市空间受到侵街贸易的挑战,民、官的侵街、反侵街的斗争,最终未能阻止街市的出现,北宋末期形成完全开放的街市场景。汴京街市场景的塑造和改变,同步反映出唐宋之际都城制度的演进过程。

著录项

  • 作者

    常荣杰;

  •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 授予单位 同济大学;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 学科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常青;
  • 年度 200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TU-092.1=2441;
  • 关键词

    《东京梦华录》; 汴京街市; 街市场景; 建筑人类学;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