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现代游泳馆建筑节能设计研究
【6h】

现代游泳馆建筑节能设计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1.1 建筑整体能耗状况

1.1.2 游泳馆建筑能耗状况

1.1.3 游泳馆建筑节能研究概况

1.2 研究的意义

1.2.1 游泳馆建筑节能的前景

1.2.2 游泳馆建筑节能的意义

1.3 研究的方法和资料

1.3.1 研究的方法

1.3.2 研究的资料

1.4 研究的框架

1.5 小结

附图

第2章 游泳馆建筑节能研究准备

2.1 游泳馆基本内涵

2.1.1 游泳馆概念和分类

2.1.2 游泳馆发展历程

2.2.3 游泳馆发展趋势

2.2 游泳馆建筑节能范畴

2.2.1 建筑节能范畴

2.2.2 游泳馆建筑节能范畴

2.3 游泳馆建筑节能影响因素

2.3.1 气候因素对游泳馆建筑节能的影响

2.3.2 经济条件对游泳馆建筑节能的影响

2.3.3 技术水平对游泳馆建筑节能的影响

2.4 游泳馆建筑节能设计过程

2.5 小结

第3章 现代游泳馆建筑节能设计手法

3.1 基本内涵

3.2 游泳馆规划布局与节能

3.2.1 游泳馆规划选址存在的问题

3.2.2 游泳馆规划选址与节能

3.2.3 自然环境对游泳馆规划布局的影响

3.3 游泳馆平面节能设计手法

3.3.1 游泳馆平面体型与节能

3.3.2 游泳馆整体功能布局与节能

3.3.3 游泳馆泳池布局与节能

3.3.4 游泳馆观众席布局与节能

3.4 游泳馆立面节能设计手法

3.4.1 窗墙立面设计节能

3.4.2 立面整体设计节能

3.5 游泳馆屋盖节能设计手法

3.5.1 屋盖形式的节能

3.5.2 可开启屋盖节能

3.6 小结

第4章 现代游泳馆建筑节能技术手段

4.1 游泳馆建筑节能技术范畴

4.1.1 游泳馆建筑节能技术作用

4.1.2 游泳馆建筑节能技术分类

4.1.3 游泳馆建筑节能技术要点

4.2 游泳馆外围护结构节能技术

4.2.1 游泳馆墙体节能技术

4.2.2 游泳馆窗体节能技术

4.2.3 游泳馆屋面节能技术

4.2.4 游泳馆防结露节能技术

4.3 游泳馆采光照明节能技术

4.3.1 游泳馆自然采光节能技术

4.3.2 游泳馆人工照明节能技术

4.3.3 游泳馆遮阳节能技术

4.4 游泳馆通风组织节能技术

4.4.1游泳馆自然通风节能技术

4.4.2 游泳馆机械通风节能技术

4.4.3 CFD模拟系统运用

4.4.4 小结

4.5 游泳馆热舒适行节能技术

4.5.1 游泳馆湿热负荷特点

4.5.2 游泳馆空气采暖、制冷节能

4.5.3 游泳馆地面采暖节能

4.5.4 游泳馆池水和淋浴用水加热节能

4.5.5 游泳馆热回收节能技术

4.6 游泳馆节水技术

4.6.1 池水处理系统

4.6.2 雨水集蓄与利用

4.6.3 中水回收与利用

4.7 游泳馆新能源节能技术

4.7.1 地源和水源节能

4.7.2 太阳能节能

4.7.3 风能节能

4.8 小结

第5章 现代游泳馆建筑节能运行管理

5.1 基本范畴

5.1.1 节能运行管理原则

5.1.2 节能运行管理分类

5.2 游泳馆运行管理现状及问题

5.2.1 规模庞大,赛后闲置

5.2.2 功能单一,利用率低

5.3 游泳馆建筑节能使用——多功能化

5.3.1 游泳馆整体的多功能使用

5.3.2 游泳池的多功能使用

5.3.3 观众厅的多功能使用

5.3.4 辅助用房的多功能使用

5.4 游泳馆建筑节能管理

5.4.1 游泳馆设备控制管理

5.4.2 游泳馆赛时运行管理

5.4.3 游泳馆日常运行管理

5.5 小结

第6章 同济大学游泳馆建筑节能调查研究

6.1 研究调查对象——同济大学游泳馆

6.2 研究调查方法

6.3 研究调查内容及结果

6.3.1 夏、秋、冬季游泳馆温湿度测量和热舒适度调查研究

6.3.2 游泳馆各项系统运行费用的调查

6.4 建筑节能设计

6.4.1 总平面节能设计

6.4.2 平面设计与节能

6.4.3 立面设计与节能

6.4.4 结构形式与节能——可开启屋顶的运用

6.5 建筑节能技术

6.5.1 围护结构节能

6.5.2 防结露措施与节能

6.5.3 空气调节与节能

6.5.4 池水加热节能——太阳能与空气热泵

6.5.5 节水处理

6.6 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游泳馆建筑节能研究总结

7.1.1 游泳馆建筑节能设计原则

7.1.2 游泳馆建筑节能设计策略

7.2 游泳馆建筑节能设计展望

7.2.1 建筑师在游泳馆建筑节能中的地位

7.2.2 游泳馆建筑节能设计发展趋势

7.3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同济大学游泳馆节能状况调查问卷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在北京奥运会所倡导的“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科技奥运”的新型生态节能理念的影响下,本文在理论研究与实际工程调研结合的基础上,就如何将建筑节能理念、设计手法、技术手段、管理模式等全方位融合起来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现代节能游泳馆进行研究。
   目前我国游泳馆普遍面临运营成本高昂和资源消耗严重等问题,其节能工作必要而紧迫,并具有巨大的节能潜力。游泳池的设置使游泳馆建筑节能在建筑设计和建造技术等方面与其他公共建筑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本文主要针对游泳馆节能设计的三个方面分别进行研究。第一从游泳馆建筑设计手法角度解析其建筑节能,力求在设计之初充分考虑其生态节能化;第二从游泳馆建造技术手段角度解析其建筑节能,研究游泳馆节能技术的适应性运用;第三从游泳馆运营管理方式角度分析其建筑节能,探索高效智能的游泳馆运行管理方式。总体将节能建筑系统特点与游泳馆建筑特征相结合,探索适应现代游泳馆节能要求的可行性建筑策略。
   在理论研究基础上,对同济大学游泳馆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分析其节能设计策略和节能效果以及改进措施。以期理论联系实际,对游泳馆节能有更直观、更具体的研究。
   总之,建筑师应当根据不同条件和因素,综合考虑游泳馆建筑特点,进行合理有效的节能设计,从游泳馆建筑设计、建造技术到运行管理等全方位、多角度的研究,不断的完善游泳馆建筑节能设计,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