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钢筋混凝土结构非线性分析的本构关系研究
【6h】

钢筋混凝土结构非线性分析的本构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绪论

1.1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特点和设计理论的发展

1.2试验方法的局限性与未解决的问题

1.3钢筋混凝土结构非线性分析的意义

1.3.1钢筋混凝土结构非线性分析有限元法

1.3.2钢筋混凝土结构非线性分析分层总和法

1.4传统本构关系研究反复加载问题所面临的困难

1.5本文工作及创新点

第2章反复荷载下的混凝土本构模型

2.1约束混凝土模型介绍

2.1.1 Park模型

2.1.2张秀琴模型

2.1.3 Sheikh模型

2.1.4 Mander模型

2.1.5 Saatcioglu模型

2.2各模型的比较

第3章本文采用的本构模型

3.1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的数学模型

3.1.1一次受压的应力-应变曲线(骨架曲线)

3.1.2一次受拉的应力-应变曲线

3.1.3反复受压的应力-应变曲线

3.2钢筋应力-应变关系的数学模型

3.2.1一次受力的应力-应变曲线

3.2.2反复受力的应力一应变曲线

第4章单值函数本构关系的数值证明

4.1本构关系数学模型的要求

4.2卸载曲线的数值证明

4.2.1区间0≤εC1≤ε0内卸载曲线无交点的数值证明

4.2.2区间0≤εC1≤ε0内卸载曲线无限接近的证明

4.2.3区间ε0≤εC1≤2ε0内卸载曲线无交点的数值证明

4.2.4区间ε0≤εC1≤2ε0内卸载曲线无限接近的证明

4.2.5区间0≤εC1≤ε0、ε0≤εC1≤2ε0间卸载曲线无交点的数值证明

4.2.6其他区间卸载曲线无交点的数值证明

4.3再加载曲线

4.3.1区间0≤εC1≤0.8ε0内再加载曲线无交点的数值证明

4.3.2区间0≤εC1≤0.8ε0内再加载曲线无限接近的证明

4.3.3区间0.8ε0≤εC1≤ε0内再加载曲线无交点的数值证明

4.3.4区间0.8ε0≤εC1≤ε0内再加载曲线无限接近的证明

4.3.5区间0≤εC1≤0.8ε0、0.8ε0≤εC1≤ε0间再加载曲线无交点的数值证明

4.3.6其他区间再加载曲线无交点的数值证明

第5章基于条带法的钢筋混凝土构件非线性分析

5.1条带划分方法的基本原理

5.1.1条带划分方法的基本假定

5.1.2条带划分方法计算构件弯矩曲率关系的基本步骤

5.1.3主轴向受力数值计算的逐次逼近

5.1.4荷载-挠度曲线的计算

5.2程序设计中对应变历史的处理

5.3程序计算结果与试验验证

5.4矩形截面压弯构件的滞回性能

5.4.1试件设计

5.4.2滞回曲线总述

5.4.3轴压比影响

5.4.4箍筋的影响

5.4.5纵向配筋率的影响

5.4.6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影响

5.4.7四种影响因素的总结

5.5异形截面压弯构件的非线性分析

5.5.1计算模型与计算原理

5.5.2计算异形截面柱弯矩曲率关系的步骤

5.5.3影响异形截面柱承载力及延性的因素

5.5.4 L形截面柱承载力及延性比

5.5.5 T形截面柱承载力及延性比

5.5.6十字形截面柱承载力及延性比

5.5.7计算结果分析

第6章结论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准确预测钢筋混凝土压弯构件的的受力性能,对评估混凝土结构安全性和震害损失具有重要意思。由于复杂的材料性能和受力行为,反复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压弯构件受力性能的准确计算目前仍需用试验确定或者借助数值模拟。如何选取合适的本构模型对反复荷载下的数值模拟具有决定性意义。本文对所选取的更加完善的反复荷载下混凝土本构模型进行了数学上单值关系的证明。另外基于条带划分方法,编制了可精确分析钢筋混凝土构件在反复荷载下受力性能的计算程序。通过11个试件的数值模拟对影响矩形截面压弯构件滞回性能和延性的四个因素:轴压比、配箍率、纵向配筋率、混凝土强度进行了分析;通过27个试件的数值模拟对影响L形、T形、十字形等异形截面柱承载力和延性的四个因素:轴压比、配箍率、混凝土强度、荷载角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矩形截面柱及异形截面柱的截面延性规律,对轴压比、箍筋间距等一系列构造要求提出了设计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