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上海中高档住宅小区实施集中空调的可行性研究
【6h】

上海中高档住宅小区实施集中空调的可行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1.1.1能源与环境

1.1.2建筑节能

1.1.3住宅空调方式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住宅集中空调现状

1.2.2分布式供能现状

1.3研究内容

第2章上海中高档住宅小区空调负荷特性

2.1空调负荷计算方法概述

2.1.1空调负荷计算理论

2.1.2全年负荷计算方法

2.2建筑动态能耗分析软件EnergyPlus介绍

2.2.1 EnergyPlus开发背景

2.2.2 Energyplus的程序源代码

2.2.3 EnergyPlus的特点

2.2.4 EnergyPlus模块简介

2.2.5 EnergyPlus的理论基础

2.3住宅小区空调负荷模拟与分析

2.3.1建筑建模与设计参数

2.3.2模拟结果分析

2.3.3与办公建筑的比较

2.3.4小区集中空调系统负荷的确定

2.4本章小结

第3章住宅小区空调方案及全年能耗分析

3.1住宅小区空调系统形式机设备选择

3.1.1分体式房间空调器

3.1.2常规集中空调

3.1.3分布式供能系统

3.2能耗计算方法

3.2.1分体式房间空调器

3.2.2常规集中空调

3.2.3分布式供能

3.3小区空调能耗影响因素及因素水平的确定

3.4能耗计算结果分析

3.4.1使用情况的影响

3.4.2入住率的影响

第4章环境影响价

4.1技术框架

4.2目的与范围的确定

4.3对各项参数的分析

4.3.1污染物排放系数

4.3.2污染物排放量参数分析

4.4环境影响评价

4.4.1分类(classification)

4.4.2特征化(characterization)

4.4.3标准化

4.4.4加权

4.4.5环境影响负荷

4.5各空调方案环境影响负荷比较

第5章结论

5.1结论

5.2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夏季闷热、冬季湿冷的气候特点和经济的发达使得空调成为上海住宅的必需品,然而空调的大量使用同时带来了用电量剧增和环境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探讨更加节能、环保的空调方式具有重要意义。集中空调具有能耗效率高、环境热污染低等优点,1997年上海市在湖南大厦高层住宅中首次采用了集中空调系统。迄今已有中凯城市之光、中鼎豪园等多个小区采用了这种形式,但相对于上海市八千多个住宅小区的总量来说,仅占千分之一。集中空调系统在住宅小区应用的可行性尚不明确,行业内对这个问题也仍在探讨中。 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集中空调和分布式供能系统在上海中高档住宅小区中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以上海某一中高档住宅小区为模型,选定了三种空调方式:分体式房间空调器,常规集中空调,分布式供能系统。从能耗和环保两方面对这三种空调方式进行了比较分析。 首先,运用Energyplus软件模拟了上海一个中高档住宅建筑的设计日总负荷、供冷期和供热期的逐时负荷,并统计负荷频数,从多方面分析了其负荷特点。然后在模拟负荷的基础上对三种空调方式进行了设备选择和系统设计,并从使用情况和入住率两方面对三种空调方式进行了能耗比较分析,接着对各空调方式的环境影响进行了评价。最后得到了不同空调方式的适用性,为上海地区住宅空调的选择提供一些参考。

著录项

  • 作者

    韩欣欣;

  •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

    同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 授予单位 同济大学;同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 学科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于航;
  • 年度 200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TU831.73;
  • 关键词

    住宅小区; 集中空调; 分布式供能; 能耗分析;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