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光敏剂磁性纳米粒子螯合剂在兔肝转移癌内靶向性分布的实验研究
【6h】

光敏剂磁性纳米粒子螯合剂在兔肝转移癌内靶向性分布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本论文主要探讨光敏剂-磁性纳米粒子螯合剂(photosensitizermegnetic nanoparticle chelate complex,PMNCC)促进磁性纳米粒子在VX2肝转移癌细胞内靶向性分布的作用和规律。
   方法:取健康的新西兰大白兔48只,称重在2.5-3.0kg,雌雄各半。建立Vx2兔肝转移癌模型,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光敏剂组,纳米磁性粒子组,光敏剂-磁性纳米粒子螯合组),在成瘤后的第16天、18天、20天经耳缘静脉分别给予生理盐水(1ml/kg)、光敏剂(1ul/ml/kg)、磁性纳米粒子(15ul/ml/kg)和螯合剂(2ul/ml/kg)。于第22天处死荷瘤兔,剖腹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并取各组织标本作普鲁氏铁染色及透射电镜成像定性检测和原子光谱吸收半定量检测,证明光敏剂的携带作用以及探索螯合剂在亚细胞水平的分布情况。
   结果:1.光镜下HE染色和普鲁士蓝染色后,在螯合剂组肿瘤细胞内可以见到大量蓝染铁颗粒,而肝细胞内见到少量蓝染铁颗粒。2.电镜下,在螯合剂组肿瘤细胞内有大量的散在黑色细小点状螯合剂颗粒,主要分布在细胞核、溶酶体、内质网和线粒体;而在肝细胞内只有少量黑色细小点状螯合剂颗粒,主要分布在肝细胞溶酶体内和库普弗细胞(Kupffercell)溶酶体内。3.在肿瘤组内,螯合剂组铁含量最高,达到9.09mg/L,分别与磁性纳米粒子组、光敏剂组、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磁性纳米粒子组高于空白组(p<0.05);光敏剂组高于空白组(p>0.05)。在肿瘤组和肝脏组之间进行组间比较,肿瘤螯合剂组高于肝脏螯合剂组(p<0.01);肿瘤磁性纳米粒子组高于肝脏磁性纳米粒子组(p>0.05);肿瘤光敏剂组低于肝脏光敏剂组(p>0.05);肿瘤空白组低于肝脏空白组(p<0.05)。
   结论:1.光敏剂(HMME)具有携带纳米铁进入肿瘤细胞的能力。2.与肝细胞比较,螯合剂对肿瘤细胞有更强的亲和力。3.螯合剂在进入细胞内主要分布在肿瘤细胞核、内质网、溶酶体、线粒体和库普弗细胞溶酶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