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浙江农村居民消费与收入关系实证研究
【6h】

浙江农村居民消费与收入关系实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导论

1.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综述

1.3主要概念界定

1.4研究内容

1.5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6创新点

第二章浙江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特点

2.1浙江农村居民收入特点

2.2浙江农村居民消费特点

第三章浙江农村居民消费与收入关系分析

3.1分析的理论基础

3.2消费与收入关系的实证分析

3.3本章结论

第四章浙江农村居民消费与收入构成部分关系分析

4.1分析的理论基础

4.2消费与收入构成部分关系的实证分析

4.3本章结论

第五章结论与政策建议

5.1结论

5.2政策建议

第六章结束语

6.1不足之处

6.2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农村经济社会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1985年以来农村居民收入一直仅次于上海、北京,位居全国省区第一。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均保持较快增长,然而相比投资和出口需求,消费需求明显不足。第二次农业普查资料显示,浙江农村的常住人口有3052.3万人,是全省常住人口的61.3%。可以看出浙江拥有庞大的农村消费群体,因此其消费扩大,将对整个经济发展形成巨大而持久的拉动作用。
   本文以浙江农村居民为研究对象,首先对相关的经济理论进行梳理,然后分析浙江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的特点,其次分析浙江农村居民的消费与收入关系的结构稳定性,采用的是邹至庄检验方法,接着对浙江农村居民的消费与收入关系建立协整回归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得出它们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动态关系。之后进一步研究消费与收入构成部分的关系,建立浙江农村居民消费与收入的典型相关模型,用收入来源的构成部分解释消费支出的构成部分,定量判断收入来源构成部分对消费支出构成部分的影响和相互间的关联作用程度。最后根据结论提出扩大浙江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政策建议。
   本文主要的结论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收入与消费的特点。浙江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收入构成日益多元化,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但是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消费水平稳步提高,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跨越,正迈入全面小康的新阶段。
   2、消费与收入的关系。(1)1978-2008年期间,浙江农村居民消费与收入的关系存在结构变动,转折点为1992年。(2)收入与消费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和短期动态均衡机制,消费者根据收入的变化,以及以往偏离稳定状态的程度,不断调整消费以便逐步接近稳定状态。(3)1992年前后两个阶段的边际消费倾向差异大,长期边际消费倾向第一阶段高于第二阶段,而短期消费倾向第一阶段明显更低。这反映了1992年之后收入波动对消费的影响较大。
   3、消费构成部分与收入构成部分的关系。(1)典型相关分析表明,农村居民的食品、居住支出与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关系最为密切。这说明农村居民将其主要的收入用于食物消费和居住支出。这与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结构优化和住房升级换代有关。(2)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医疗保健、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与农村居民的家庭经营收入、工资性收入关系也较为密切,这说明农民从家庭经营和企业劳动中得到的收入在满足食品和居住支出后,主要用于购置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付医疗保健费用和用于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
   根据结论提出的相关政策建议有以下几点:
   1、提高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是扩大消费的基础
   2、缩小收入差距
   3、增加财政支持、完善制度,解决农民后顾之忧
   4、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生活消费环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