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汽车产业空间演化研究——以六大汽车产业集群为例
【6h】

中国汽车产业空间演化研究——以六大汽车产业集群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本文研究范围的界定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 论文结构

1.6 小结

第二章 基本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2.1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2.1.1 汽车产业集群相关研究

2.1.2 产业地理集中度相关研究

2.1.3 产业地区专业化相关研究

2.2 相关理论

2.2.1 中心地理论

2.2.2 集聚与扩散理论

2.2.3 空间结构理论

2.3 小结

第三章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3.1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总体状况

3.1.1 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总体上处于上升的态势

3.1.2 “整零”发展不同步制约产业发展

3.1.3 汽车出口呈现恢复性增长

3.2 中国汽车产业活动特点分析

3.2.1 中国汽车产业空间上的分布特点

3.2.2 中国汽车产业分部门发展状态

3.3 六大汽车产业集群——汽车产业集聚现状

3.3.1 产业集群发展特点

3.3.2 国内汽车产业集群化的优势与局限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汽车产业空间结构演化特征分析

4.1 中国汽车产业空间演化的测量与模型建立

4.1.1 数据来源

4.1.2 测量汽车产业地理集中和区域专业化

4.2 汽车产业空间演化的总体趋势

4.3 汽车产业空间演化特征

4.3.1 汽车产业地理集中演化特征

4.3.2 省区汽车产业专业化演化特征

4.4 中国汽车产业地理集中与省区专业化之关系

4.5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六大汽车产业集群空间演化的影响因子分析

5.1 汽车产业空间演化影响因素

5.1.1 内生比较优势

5.1.2 外生资源禀赋

5.2 中国汽车产业六大集群空间演化主因子分析

5.2.1 主成分分析

5.2.2 集群地区汽车产业空间结构的整体实力值

5.3 中国六大汽车产业集群空间演化机理分析

5.3.1 核心制造企业的驱动作用

5.3.2 地方政府的推动作用

5.3.3 支撑机构的桥梁作用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研究的不足

6.3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声明

展开▼

摘要

汽车产业是产业关联度高,规模效益明显,资金和技术密集的重要产业。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汽车产业空间格局在市场化和全球化力量的共同影响下发生了显著变化。学界对汽车产业的研究已经具备一定成果,对于汽车产业在区域层面的空间演变研究很少涉及。
  本论文分析了当前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总体状况,认为我国汽车产业总体上处于不断发展的状态,集群地区作为汽车产业的主体地位不断巩固。从空间分布来看,省区专业化程度逐步提高对应地理集中度的“扩散—集中—扩散”波动。东部的京津唐地区发展迅速,长三角、珠三角表现稳定;东北地区极化明显,西部地区极化作用加强。在东中部和东北地区表现为空间极化下的扩散,在西部地区仅表现为空间极化,相应地在空间上呈现出“极化—扩散”现象,在过渡过程中呈现小的波动——重庆、湖北较周围其他省市有较好的发展。地区空间特征的差异性导致汽车工业总量空间布局上的非均衡性。截至2010年,国内已形成以六大汽车产业集群,本文通过构建汽车产业地区整体实力评价体系,揭示内生比较优势、外生资源禀赋及汽车产业在省区体系间的内在关联,并对样本中的15个省市的汽车产业发展规律加以描述。提炼出影响汽车产业实力的空间结构的3个主因子:地区发展水平因素、产业发展环境因素、规模经济因素。
  由于现阶段我国汽车产业集群化发展仍未成熟,集群内部15个省市城市汽车产业实力发展不平衡,明显呈现出“沿海高,内陆低”的阶梯状汽车产业空间模式。汽车产业空间结构依托于基础产业资源和城市空间体系来发展,两者之间有很强的关联性;核心制造企业驱动、地方政府推动和支撑机构的桥梁作用是演化的主要动力;再加上地区专业人才培养带来的信息溢出效应必将进一步推动我国汽车产业空间结构演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