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城市化发展与碳排放的关系研究——基于上海市、山东省和甘肃省的实证研究
【6h】

城市化发展与碳排放的关系研究——基于上海市、山东省和甘肃省的实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研究目的

1.2.2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结构

1.3.1研究内容

1.3.2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 本文的主要贡献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2.1相关理论

2.1.1 城市化相关概念

2.1.2 碳排放及低碳城市发展相关理论

2.1.3 协整理论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2.1 国外研究综述

2.2.2 国内研究综述

2.2.3 文献评述

第3章 城市化发展对碳排放影响分析

3.1城市化对碳排放的影响机制

3.2城市化对碳排放影响模型构建

3.2.1 城市化各代表因子的选取

3.2.2 碳排放的度量方法

3.3不同城市化水平对碳排放影响的分析

3.3.1 城市化水平的度量方法

3.3.2 城市化发展阶段的划分及代表性区域选取

3.3.3 不同城市化发展阶段对碳排放影响的对比分析思路

第4章 城市化发展对碳排放影响的实证研究

4.1 数据来源及分析

4.2 不同城市化发展阶段代表性区域的描述性分析

4.2.1 城市化水平的度量结果及发展阶段的划分

4.2.2 代表性区域的城市化发展状况及碳排放现状分析

4.3城市化不同发展阶段代表性区域对碳排放影响的分析

4.3.1 上海市城市化对碳排放影响的分析

4.3.2 山东省城市化对碳排放影响的分析

4.3.3 甘肃省城市化对碳排放影响的分析

4.3.4城市化不同发展阶段对碳排放影响的比较分析

4.4发展低碳城市化的对策建议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声明

展开▼

摘要

全球气候变暖是当前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它已成为影响世界经济秩序、政治格局和环境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已位居世界首位,是世界上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在减排方面承受巨大压力,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势在必行。认识和研究城市化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探讨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对策与途径,促进城市生态系统健康发展,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十分紧迫的任务。本文研究城市化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不单纯以一个国家为目标,而是根据所处的不同城镇化发展阶段,选取我国有代表性的三个区域分别进行研究,再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异同,为我国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政策。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一,通过描述性分析论述了上海市、山东省和甘肃省三个处在城市化不同发展阶段的代表性地区,它们的城市化发展状况与碳排放的现状。第二,分别探究上海市、山东省和甘肃省三个地区的城市化与碳排放的关系。选取三个地区2000-2012年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指数综合得分测度城市化水平,以整理统计的能源数据和碳排放计算公式测算出三个地区2000-2012年的碳排放量,运用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及格兰杰因果检验多种计量分析方法,研究三个代表性地区的城市化与碳排放之间分别存在什么样的关系。第三,分别研究三个地区城市化各因子对碳排放的影响程度。选取新型城市化的各代表因子作为自变量,碳排放指标作为因变量构建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第四,比较分析城市化不同的发展阶段对碳排放的影响。通过对比三个地区城市化各代表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分析在不同的区域哪些因素影响程度大,哪些因素影响程度小,哪些因素属于共有的,哪些因素属于区域特有的,研究不同的城市化发展水平对碳排放的影响是否相同,若不同表现在哪些方面。最后根据得出的对比结果,针对性的提出科学合理的政策建议。
  实证结果表明:长期看上海市、山东省和甘肃省三个地区的城市化与碳排放都具有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从短期看三个地区城市化的短期变化都将引起碳排放同方向变化;从因果关系看,上海市和甘肃省两个地区的城市化是碳排放的单项原因,而山东省的城市化和碳排放则互为因果关系;人均GDP、能源消耗总量和能源强度都与三个地区的碳排放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恩格尔系数与三个地区碳排放都呈负相关关系;人口因素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率与上海市碳排放和甘肃省碳排放呈负相关性,而与山东省碳排放呈正相关性;产业结构因素第三产业占比与上海市碳排放和甘肃省碳排放呈反方向变动关系,而与山东省碳排放水平呈正向相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