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汽车产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6h】

中国汽车产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选题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结构

1.4 本文的主要贡献

第2章 文献综述

2.1汽车产业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带动效应研究

2.2汽车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带动效应研究

2.3 汽车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2.4汽车产业与其他市场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

第3章 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3.1 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历程回顾

3.2 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第4章 中国汽车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

4.1模型构建、变量选取及数据说明

4.2汽车产业对经济增长直接作用的实证分析

4.3汽车产业对经济增长间接作用的实证分析

第5章 结论

5.1 主要结论

5.2 相关建议

5.3 后续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新中国1953年建成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至今,汽车工业发展已经超过60年。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汽车产业已然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汽车产业除了具有极强的产业关联性与较长的产业链之外,同时兼具高技术与高资金密集的产业特征,对上下游的相关产业具有巨大的带动作用和溢出效应。因此在我国汽车产业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利用合理的计量分析工具对汽车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测度,从而洞悉汽车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具体贡献程度显得尤其重要。
  本文从分析我国汽车产业的现状入手,从发展历程、经济地位、产业现状三个角度阐明汽车产业在国民经济当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在实证分析部分借鉴了菲德两部门分析的方法,采用拓展的菲德模型进行计量分析。本文以中国汽车工业年鉴数据和国民经济相关数据为基础,采用面板数据构建回归模型,针对汽车产业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以及对非汽车产业部门的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一方面建立了时期变系数模型,具体考察不同时期汽车产业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和间接作用;另一方面建立了截面变系数模型,重点比较每一省份之间的横向差异。
  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包括:第一,汽车产业对经济增长发挥着直接正向作用,2000年达到峰值0.109169%,即汽车产业每增长1%,将带动经济增长0.109169%。第二,汽车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强弱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具体而言,相比经济落后地区经济活跃地域的汽车产业对经济增长更为明显。第三,通过对汽车产业直接贡献与其占当地经济GDP权重对比,发现并非权重越大,汽车产业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就越显著。作为汽车产业老工业基地的吉林省其权重一度超多该省GDP总量的50%,但汽车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却跌出前十,仅处于中游水平。第四,汽车产业对非汽车产业部门的溢出效应明显,对经济增长的间接作用总体上大于其直接贡献。
  最后,本文通过比较不同省份之间直接贡献与溢出效应的差异,针对影响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因素及通过实证结果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