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我国减刑、假释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6h】

论我国减刑、假释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代理获取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选题的依据

1.1.1问题的提出

1.1.2研究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状况及水平

1.3 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1.4 创新和不足

第2章 减刑、假释概述

2.1 减刑、假释的概念

2.1.1 减刑的概念

2.1.2假释的概念

2.1.3减刑、假释制度的本质

2.1.4 减刑、假释的功能

2.2 减刑假释的理论根据

2.2.1 刑罚目的理论

2.2.2 刑罚个别化理论

2.2.3 刑罚人道理论

第3章 减刑假释制度的现状及问题

3.1 我国减刑假释制度的立法现状及问题

3.1.1 最新立法及司法解释规定的减刑制度

3.1.2我国减刑假释制度存在的立法缺陷

3.2 我国减刑、假释制度的司法现状及问题

3.2.1 我国减刑假释制度的实际运行情况

3.2.2 我国减刑、假释制度的司法适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第4章减刑假释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及总体思路

4.1 减刑、假释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

4.1.1 坚持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4.1.2 坚持减刑改革与假释改革并重

4.1.3 坚持实体改革与程序改革并重

4.2 减刑、假释改革的整体思路

4.2.1 逐步建立“假释为主、减刑为辅”的行刑格局。

4.2.2 减刑、假释改革的具体路径

第5章 减刑、假释制度的司法完善

5.1 减刑、假释实体层面的司法改革

5.1.1 扩大假释

5.1.2 完善罪犯考核制度

5.1.3 取消减刑、假释比例制

5.1.4 摈弃责任倒查制

5.1.5构建拟假释犯再犯罪风险量化评估体系

5.1.6 做好假释罪犯的社区矫治工作

5.2 减刑、假释制度程序层面的司法完善

5.2.1 优化提请程序

5.2.2 完善审理程序

5.2.3 完善监督程序

5.2.4 保障被害人和罪犯的程序权利

第6章 减刑假释制度的立法完善

6.1 减刑假释制度的实体立法改革

6.1.1 减刑假释对象的调整

6.1.2 减刑假释实质条件的完善

6.1.3 减刑的起始时间、间隔时间、幅度、限度的完善及假释限度条件的完善。

6.1.4 减刑、假释考验与撤销的完善

6.1.5 引入累进处遇制完善我国假释制度

6.2 减刑、假释制度的程序立法改革

6.2.1 关于提请权的立法完善

6.2.2 关于审判权的立法完善

6.2.3 关于监督权的立法完善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减刑、假释制度是现代行刑制度的重要内容,对鼓励罪犯改过自新、调控原判刑罚、维护监管秩序、减少监禁刑的负面影响、促进罪犯顺利回归社会以及最大限度的实现刑罚目的等方面发挥着独特功能。2011年以来,我国的刑事立法及相关司法解释根据实际情况对减刑假释制度做了较大幅度的修改,使其日趋完备。但不容否认的是,不论是在立法层面还是司法层面,我国现行减刑假释制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妨碍其实现自身价值。特别是目前“减刑为主、假释为辅”的运行模式以及假释率过低的现象受到很多批评,这些问题对于罪犯的顺利改造和成功回归、刑罚执行制度功能的发挥以及刑罚目的的最终实现均存在不利影响。因此,减刑、假释制度的完善已成为当前司法改革的重要内容和任务之一。 本文试图立足我国减刑假释制度的立法和司法适用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结合减刑、假释制度的利弊,进而提出适合我国罪犯改造的减刑、假释制度改革的路径和具体改革构想。本文首先对减刑、假释的基础理论问题予以厘清,如减刑、假释制度的概念、减刑、假释制度的本质、减刑、假释制度的功能及理论根据,通过对这些内容的介绍与分析,明确减刑、假释制度的理论指导,奠定减刑、假释制度改革的理论基石。其次,对减刑假释的立法、司法解释进行介绍,明确减刑假释的立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司法现状的特点、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为对减刑、假释进行改革找出事实依据。由于减刑、假释制度改革涉及到重大制度的变革,因此在改革之前必须厘清一些基本问题,如改革的原则、前提、目标以及路径等。最后,根据对改革的基本问题进行探讨所得出的结论,分司法和立法两个阶段,对减刑、假释制度进行改革,以最终实现改革目标。

著录项

  • 作者

    孙井州;

  •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
  • 学科 刑法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蒋传光;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司法制度;诉讼法;
  • 关键词

    减刑; 假释制度; 问题;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