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量度形容词“轻”、“重”的不对称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6h】

量度形容词“轻”、“重”的不对称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理论方法及语料来源

第2章 从共时层面看“轻”、“重”的不对称

2.1 词汇层面的不对称

2.2 句法层面的不对称

2.3 使用上的不对称

2.4 “轻”、“重”不对称现象的动因

2.5 小结

第3章 从语义演变看“轻”、“重”的不对称

3.1 “轻”的语义演变

3.2 “重”的语义演变

3.3 “轻”、“重”的语义演变比较

3.4 “轻”、“重”不对称现象的解释

3.5 小结

第4章 反义复合词“轻重”的句法语义分析

4.1 “轻重”的语义分析

4.2 “轻重”的句法分布

4.3 “轻重”的历时演变

4.4 “轻重”成词的动因

4.5 小结

第5章 结语

5.1 主要结论

5.2 本文存在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轻”和“重”是一对常用的反义量度形容词。本文运用标记理论和认知语言学原理,并借鉴前人对反义量度形容词的研究成果,从不对称和历时演变角度对“轻”、“重”这对反义词进行共时和历时层面的描写和解释。 本文主要包括以下三大部分内容: 第一,共时层面的不对称。对“轻”、“重”的不对称现象从词汇、句法和使用三个方面考察并对其动因和机制进行解释。从标记理论、语用、认知等角度分析造成“轻”、“重”不对称现象可能的原因。 第二,历时层面的不对称。分别对“轻”和“重”的原型义和引申义进行考察,探求“轻”和“重”的语义演变路径。进而总结出“轻”、“重”在语义引申路径、语义引申时间、语义引申速度的对称和不对称性。 第三,相关问题研究。对“轻重”这一词语的语义引申路径、语义演变时间进行考察,得出“轻重”由“具体义”逐渐转化为“抽象义”这一结果。“轻重”的形成和演变一方面有自身的因素,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人类共同的认知规律。

著录项

  • 作者

    蔡妙妙;

  •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
  • 学科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石慧敏;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形容词; 不对称;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