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裘帕·拉希莉短篇小说中的身份认同研究
【6h】

裘帕·拉希莉短篇小说中的身份认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绪论

一裘帕·拉希莉的生平与创作

二拉希莉作品研究状况及英语流散文学研究概述

三流散文学中的身份认同问题及本论文研究意义

第一章拉希莉短篇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性别身份认同

第一节人物名称、食物的表征作用与女性主体的建构

第二节印度裔移民女性与社会性别结构的空间表达

第三节多元女性叙事视角与性别结构不平等的普遍性

第二章拉希莉短篇小说中主体身份建构的阶级因素

第一节移民的物质生活及其阶级背景的彰显

第二节阶级流动性与移民群体身份认同的代际差异

第三节全球化时代中普遍存在的阶级壁垒与阶级分化

第三章拉希莉短篇小说中移民群体的跨文化身份认同

第一节“家园”归属感与移民文化认同的不同路径

第二节灵活多样的叙事手法与移民复杂经验的呈现

第三节短篇故事集互文性的生成与时代精神的互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美籍印度裔女作家裘帕·拉希莉(Jhumpa Lahiri,又译茱帕·拉希里)是美国文坛上的一位作家新秀,虽然其作品数量有限,却以高质量的写作在美国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获得了包括普利策文学奖、弗兰克·奥康纳短篇小说奖等多个重要文学奖项。 尽管拉希莉的文学写作不局限于短篇小说,但相较于长篇小说而言,其短篇小说写作在文学性和艺术手法上更具研究价值,也更能够体现出作为一名学院派小说家精湛的写作技巧及其在形式上的积极探索。考察其短篇小说创作,可以发现流散群体是她描写的主要对象和关注重点,而主体性和身份认同问题则是统摄其短篇故事的核心主题。通过分析《疾病解说者》和《不适之地》这两部短篇集里的十七个故事,结合全球化的时代背景、流散写作传统及身份认同的相关理论,本论文重点探讨作家是如何借助短篇小说在内容承载上的丰富性和艺术手法上的多样性来表现主体身份认同这个共性的主题。 正文部分分为三章,分别对应身份认同中的性别、阶级、文化三个维度。第一章论述拉希莉短篇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性别身份认同,分别从人物名称、食物的表征作用,性别结构的空间化表达,以及多样女性叙事视角这三个方面展开论证。第二章说明拉希莉短篇小说中的阶级因素,包括作品对移民物质生活等细节的描写及其阶级属性的彰显,阶级流动性所造成的两代移民身份认同的不同路径,以及作品对全球化时代普遍存在的阶级壁垒和分化的反思。第三章重点关注拉希莉短篇小说中的流散群体及其文化身份认同问题,分别从“家园”归属感、灵活多样叙事手法的使用和互文性三个方面进行切入。 本文最后总结道;通过运用多样化的写作手法,拉希莉的短篇小说不仅反映了印度裔新移民在美国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也以开阔的眼界和对普遍人性的关怀,揭示出全球化时代中身份认同问题的普遍性,从而突破了传统“流散文学”强调族裔性的局限,进一步回应着社会性别结构、阶级差异问题以及移民潮等社会现象在主体身份认同过程中产生的影响。

著录项

  • 作者

    盛畅;

  •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
  • 学科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陈红;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短篇小说;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