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福建省仙游县农村信息化体系建设研究
【6h】

福建省仙游县农村信息化体系建设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绪论

1.1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3本论文研究内容

1.4研究重点和难点

1.5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2农村信息化理论综述

2.1基本概念的界定

2.1.1 信息

2.1.2 信息化

2.1.3农村信息化

2.2农村信息化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不确定性理论

2.2.2价值链理论

2.2.3需求理论

2.2.4信息的不对称理论

2.2.5信息的梯度转移理论

2.3农村信息化的构成要素

2.3.1信息资源

2.3.2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2.3.3信息技术及应用

2.3.4信息人才队伍

2.3.5信息机构、政策法规和标准

2.4信息化的评价方法

2.4.1马克卢普信息经济测度方法

2.4.2波拉特信息经济法

2.4.3日本小松崎清介信息化指数水平测定

2.4.4综合信息产业力度法

3仙游县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环境分析

3.1仙游县农村信息化建设外部环境分析

3.1.1国外农村信息化体系建设情况

3.1.2国内农村信息化体系建设的状况

3.2仙游县农村信息化建设内部环境分析

4仙游县农村信息化体系建设实证分析

4.1仙游县农村信息化体系建设模型构建

4.2各个指标的解释

4.2.1信息资源下的指标解释

4.2.2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指标解释

4.2.3信息技术及应用指标解释

4.2.4信息人才队伍指标解释

4.2.5信息机构、政策法规和标准指标解释

4.3模型的分析

4.3.1层次分析法介绍

4.3.2权重的确定

4.4仙游县实现农村信息化的差距分析

4.4.1信息资源指标的不足

4.4.2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指标滞后

4.4.3信息技术及应用不够

4.3.4信息人才队伍缺乏

4.4.5信息机构、政策法规法律和标准不完善

5推动县域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对策研究

5.1农村信息资源的开发对策

5.2农村信息网络基础建设的对策

5.2.1硬件服务平台构建

5.2.2软件服务平台构建

5.3农村信息技术及应用对策

5.4农村信息人才队伍的对策

5.4.1建立农村信息人才培养机制

5.4.2逐步形成比较稳定的信息人才结构

5.4.3完善农村信息人才的管理机制

5.5农村信息机构、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对策

6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

展开▼

摘要

在社会高度信息化、技术高度集成化的当前时代背景下,要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突破性发展,必须实施农村信息化建设。农村信息化是我国农村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和推进新农村科技革命的重大举措,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农村现代化战略成败的关键,是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也必将成为我国农村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的差距。为了提高农村信息化的水平,必须深化农村信息化的理论研究,注重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及时加以解决。本文以研究东部某一县域农村信息化发展为视角,首先阐述了农村信息化理论及仙游县农村信息化的内外发展现状和环境,接着构造指标模型,由专家对它进行的评分,结果与仙游县农村信息化的指标相对比,得出了在农村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及应用、信息人才和信息机构、政策法规和标准等5个方面跟专家的评分指标有差距,并且分析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县域农村信息化的发展的相应对策措施和建议。 本文创新点:一、结合发展现状,利用改进的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对仙游县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评价;二、利用定量评价所得信息化指数与仙游县农村信息化的实际指数相比较,分析存在的问题;三、针对研究中发现的问题,对仙游县农村信息化建设提出相应的建议及对策,探索符合县域农村信息化发展的路径与模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