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面向任务的团队创新支持理论及其系统研究
【6h】

面向任务的团队创新支持理论及其系统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上海交通大学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

上海交通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上海交通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面向任务的知识结构及其动态可视化

第三章团队信息的记录模式研究

第四章面向任务的团队信息组织与关系自动识别

第五章面向任务的团队创新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第六章团队创新支持系统在华东电网规划系统研发中的应用

6.1引言

6.2案例背景

6.3面向任务的团队创新支持系统的案例研究

6.4 小结

第七章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情况

展开▼

摘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就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在世界科技日益进步的今天,创新能力的高低已经成为影响企业获得和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特别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创新被认为替代了效率和质量等因素,而成为企业最主要的核心竞争优势。多年以来,团队创新是组织进行创新的主要形式,是企业在研发新产品中的重要方法。 然而,创新不是简单的任务,它是一个存在创造性、挑战性和风险的复杂过程。在企业,新产品开发项目的失败率很高。而且,由于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需要以更快的速度和更低的成本推出新的产品。目前,对于团队创新普遍缺乏有效的创新支持手段,这阻碍了团队创新任务快速有效地完成。现代信息技术地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得如何运用信息系统更加有效地支持团队创新成为管理领域和信息技术领域共同关注的关键议题,得到了来自学术界和产业界双方面的重视。 本文正是以此为背景,针对团队创新过程中的若干主要问题,研究面向任务的团队创新支持理论和支持系统。面向任务是指团队具有明确的创新任务目标,接受和执行的是一个已有的既定的创新任务,这个创新任务是组织批准并下达给团队的,团队创新过程是围绕这个任务进行的。本文以一个新产品开发任务为实例,新产品开发包括有形产品的开发、软件产品的开发,以及新策略和新服务的研究与提出,本文以一个软件产品研究与开发任务为例,研究了面向任务的团队创新支持理论和支持系统。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包括:1.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的同时,结合企业组织结构的柔性化趋势(即不设置固定的和正式的组织结构,而代之以一些临时性的、以任务为导向的团队式的组织),提出了面向任务的团队创新过程模型。 2.以往的知识组织方法单纯以知识组织和知识共享为目的,没有考虑到创新任务结构需要的知识和团队创新进程,本文提出了面向创新任务的知识结构化方法和任务知识图表示,以创新任务为中心,将进行该任务所需要的知识组织起来,并定义了知识之间的需求关系和激发关系以更有效地描述知识不断创新的过程;在任务知识图中,本文以知识的隶属关系布局定位知识结点,并描述了知识之间的需求关系和激发关系,这样形成的任务知识图既清晰体现了面向任务的知识层次又展示了复杂的知识网络结构;并且由于团队任务的创新性,难以在任务进行初期就明确预知完成该任务需要的全部知识,故本文提出了任务知识结构随团队创新进程动态扩展的思想和方法;并据此实现了知识结构动态可视化,以图形方式直观展示了创新过程中其他成员的创新成果和团队集体智慧活动的成果,提供了形象直观的支持方法,从而有助于促进团队成员将抽象的逻辑思维与图形的形象思维结合,以产生新的洞察力和创造力,互动激发创新智慧;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它能够使团队成员清晰地把握任务目标和创新进程,有助于激发创新,支持创新任务的进行,并提升团队创新的知识管理水平。 3.团队创新活动的信息记录是团队创新的重要问题,以往团队活动信息的记录模式选择依靠主观判断,本文分析了团队创新活动和相应的信息记录模式;提出了不同创新活动条件和创新任务要求下,团队创新活动信息的记录模式选择方法;构建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记录模式适用性模型,用于支持团队根据创新活动的实际情况和具体要求选用合适的记录模式,以有效地记录团队创新活动的过程信息和结果信息;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非常接近于团队创新活动条件和任务要求与记录模式的实际关系,用于记录模式的选择是有效的。 4.在对记录的团队信息进行组织时,研究了以任务为中心的信息组织模式。由于团队创新中会产生海量的信息,尤其在以计算机为媒介的团队交流中,产生的信息量远远超过传统的团队会议,仍然依靠人工方式组织信息已经无法满足团队创新的需要,因此本文研究了团队信息关系的自动识别方法用于信息组织。其中,重点研究了团队信息中的评论信息与创新问题解决方案之间肯定和否定关系的自动识别方法,因为评论信息对方案的肯定和否定态度倾向性问题是团队方案评论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本文构建了基于神经网络和模式识别的信息关系自动识别模型,在该模型中,评论信息的特征提取是信息关系自动识别的重要环节,特征提取方法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识别的效果,词频特征提取方法是比较成熟的方法,但是,用于解决我们的问题效果却不是很好。本文对词频特征提取方法进行了“特征词分级处理”、增加“小句数量”和增加“上一评论信息的态度”三方面改进,以提高识别准确率。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较好地实现了评论信息与方案肯定和否定关系的自动识别,可以辅助人对团队评论信息的整理和分析,提高了团队创新过程信息组织的效率。 5.目前支持团队创新的信息系统是支持团队创新过程的某次活动或某个环节,如团队支持系统和创新支持系统,而不是持续地支持创新团队从接受任务到完成任务的整个过程,本文以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持续团队创新支持为目标,设计并实现了面向任务的团队创新支持系统;并以华东电网规划系统的研发项目为案例,对该系统进行了应用研究,阐述了面向任务的团队创新支持系统在该新产品开发项目中的应用过程,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 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归纳为如下四点:1.以往的知识组织方法单纯以知识组织和共享为目的,没有考虑到创新任务结构需要的知识和团队创新进程,本文提出了面向创新任务的知识结构化方法和任务知识图表示,以创新任务为中心,将进行该任务所需要的知识组织起来;定义了知识之间的需求关系和激发关系以更有效地描述知识不断创新的过程;并且由于团队任务的创新性,难以在任务进行初期就明确预知完成该任务需要的全部知识,故本文提出了任务知识结构随团队创新进程动态扩展的思想和方法;并据此实现了面向任务的知识结构动态可视化,互动激发创新智慧。 2.以往团队活动信息的记录模式选择依靠主观判断,本文提出了不同创新活动条件和创新任务要求下,团队创新活动信息的记录模式选择方法;构建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记录模式适用性模型;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非常接近于团队创新活动条件和任务要求与记录模式的实际关系,可以支持团队根据创新活动的实际情况和具体要求选用合适的记录模式以有效记录团队创新活动信息。 3.在对记录的团队信息进行组织时,研究了团队信息中的评论信息与创新问题解决方案之间肯定和否定关系的自动识别方法,构建了基于神经网络和模式识别的信息关系自动识别模型;并对特征提取方法进行了“特征词分级处理”、增加“小句数量”和增加“上一评论信息的态度”三方面改进,以提高识别准确率;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较好地实现了评论信息与方案肯定和否定关系的自动识别,可以辅助人对团队评论信息的整理和分析,提高了团队创新过程信息组织的效率。 4.目前支持团队创新的信息系统是支持团队创新过程的某次活动或某个环节,而不是持续地支持创新团队从接受任务到完成任务的整个过程,本文以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持续团队创新支持为目标,设计并实现了面向任务的团队创新支持系统;并以华东电网规划系统的研发项目为案例,对该系统进行了应用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