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棉花期货市场功能的实证分析及对相关产业的启示
【6h】

我国棉花期货市场功能的实证分析及对相关产业的启示

代理获取

摘要

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市场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涉棉产业链中越来越多的生产、流通、加工等企业直接面对国际竞争并陷入价格波动风险之中。棉花期货市场为涉棉产业链上各个企业提供了通过套期保值实现风险转移的途径。了解棉花期货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及市场功能的发挥情况,对于涉棉上下游产业规避价格波动风险非常关键。 本文通过对郑州商品交易所棉花期货市场功能状况的实证分析,深入了解影响棉花期货市场功能的主要因素,采用回归分析、相关性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对棉花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和价格发现功能的发挥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代表棉花现货价格的CCIndex和代表棉花期货价格的ZCE-0,ZCE-1,ZCE-2,ZCE-3具有很强的正相关性。CCIndex与当月期棉(ZCE-0)的相关系数小于其他较它远期交割的期棉合约,与一月期棉(ZCE-1)相关系数最大,而后又依次减小。各个棉花期货价格序列之间的相关系数也非常大。棉花现货价格的变动比一般棉花期货价格的变动更为活跃。而ZCE-0的每日变动系数异常,主要是由于当期合约面临交割,成交量变小,价格变化更加剧烈。期棉合约大部分时间内均处于正向市场,棉花现货价格一般低于棉花期货价格,符合一般的经济规律。期棉合约基差走势有趋同的特征,且有季节性,在2005年和2006年的8,9月份基差都变为正值,处于反向市场,反映了这一时期棉花现货市场对棉花的需求迫切。一般是由于需求和供应之间的缺口促使现货价格上涨剧烈,从而出现反向基差。依据持有成本理论,期货价格在趋近交割期时会向现货价格靠拢,这样基差风险相对会较小些,因此在选择套保合约时,一般选到期日较近的合约。实证结果表明,随着向到期日靠近,期棉合约的基差波动率反而变大,而各期棉合约的均值和中位数还是随着向到期日的靠近而减小,说明了持有成本在基差变动中还是起决定作用。在对棉花期货进行套期保值交易后,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不进行套期保值的收益方差,但是效果并不明显,特别是当月合约,而采用一月期棉合约效果相对较好,这些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棉花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功能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我国棉花期货价格对现货价格具有较强的引导关系,较好的实现了期货市场价格发现的功能;最接近交割月的期货价格对现货价格的影响作用越明显,而棉花现货价格对远期棉花期货价格的引导作用不明显。这些研究成果有助于了解我国棉花期货市场运行的真实情况,对涉棉上下游产业链上的企业充分利用棉花期货市场功能,对棉花种植业、棉花加工业、纺织服装行业以及政府宏观调控都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