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信息化背景下的保密管理研究
【6h】

信息化背景下的保密管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论文背景和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论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信息化与保密管理的关系

第一节 信息化进程是历史的必然

第二节 保密管理是信息安全的保证

第三节 信息化进程对保密管理的影响

第三章 国外信息安全保密管理的经验与启示

第一节 美国的信息安全保密管理政策

第二节、俄、德、法等国家的信息安全保密管理

第三节 国外经验对我国信息安全保密管理的启示

第四章 我国信息保密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第一节 我国信息安全保密管理现状

第二节 当前我国保密管理存在的隐患分析

第三节 存在问题根源分析

第五章 信息化背景下我国保密管理的完善对策

第一节 开展保密宣传教育以提高思想认识

第二节 完善信息立法以解决好信息公开与保密的界定问题

第三节 落实管理制度以加强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管理

第四节 建立责权明确的信息安全保密管理体制

第五节 增强信息安全保密管理有效性

第六节 培养保密人才队伍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随着透明化、公开化日渐成为公众和政府的热门话题,信息也成为我们社会关注的焦点。人们在享受信息公开和共享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却忽视了信息安全的问题。信息公开是有一定的限度,着重该考虑的并非是信息是否公开,而是信息如何公开的问题。在现代国家,出于其安全和利益的需要也总有一些不宜公开或一段时期内不能让外界知悉的信息,即国家秘密,需要对其进行保密,这就是保密工作。从世界各国看,无论是政务公开的先行者还是刚刚起步的后起国家,其政务公开的发展都不是毫无限制地进行,而是都毫无例外地将国家秘密排除在公开的范围之外,绝不因信息公开影响对国家秘密的保护,这些都关系到安全保密管理。
  古人云:“事以密成,语以泄败”,“三军之事,莫重于密”,讲的就是信息保密的重要性。在当前的信息化条件下,加强和改进保密工作是应对窃密活动严峻挑战的需要,是适应信息化建设快速推进的需要,也是适应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切实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依法治国,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需要。
  在信息社会里离开了信息、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人们将一事无成,寸步难行。各国的政治、军事、经济、社会、科技等各项活动,对信息和信息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大。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安全保密管理的对象、范围、手段、方式等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安全保密的要求及难度也不断提高,形势非常严峻。目前我国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发展还存在体制理不顺,法制不健全,保密意识淡薄,技术落后,人才缺乏等诸多问题,必须进行全面加强。
  如何在信息公开时代下使保密工作符合信息公开对它所提出的要求,是政府的保密工作部门必须面临的新问题。保密工作面临的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反过来又影响着信息公开,使信息公开的问题更加复杂化。
  当前,保密工作部门面临的问题是:很多人并不清楚什么是国家秘密,所从事的工作中哪些是需要保密的;最严重的就是在信息化条件下,由于公众也包括很多机关工作人员缺乏相应的计算机及网络安全知识,怎样会造成失、泄密,或者怎样会存在失、泄密隐患,都是模糊概念,不甚了解。而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只有发生失、泄密事件了才会引起单位和个人的警觉,对于存在的失、泄密隐患却是虚心接受,死不悔改。面临这样的形势,面对这样的保密工作环境,保密工作部门该怎样改变工作思路和方法,变被动为主动,是本文探讨的重点。我个人认为,保密工作当前最主要的任务是:明确任务,积极防范,把工作关口前移,突出重点,保障重点,技术和管理并重,在被边缘化的工作领域尽可能地发挥管理职能,让人们知道保密工作部门的工作本身大部分并不“保密”,而是重在宣传保密法规常识和监督管理;保密工作不是事不关己,而是人人有责。
  论文从介绍信息化和信息安全保密相关知识入手,在分析了信息化背景下安全保密管理新挑战的基础上,列举了国外在安全管理方面的有效策略及经验总结,随后阐述了我国信息安全管理的现状,重点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症结所在,最后提出了一整套完善信息安全保密管理的措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