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带蒂腹直肌瓣包绕缩窄回肠输出道增强输出道控尿机制的实验研究
【6h】

带蒂腹直肌瓣包绕缩窄回肠输出道增强输出道控尿机制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缩写词表

声明

前言

1经腹壁可控尿流改道的手术适应症

2经腹壁可控尿流改道的主要缺点及并发症

3近期对经腹壁可控尿流改道的认识与理论的更新

4近年对经腹壁可控尿流改道的技术改进

5本研究的主要目的

研究方法

1实验对象

2手术操作

2.1 手术前准备

2.2回肠储尿囊的建立

2.3回肠输出道的建立并连接储尿囊

2.4游离带蒂腹直肌瓣

2.5建立带蒂腹直肌瓣包绕的缩窄回肠输出道(研究管)

2.6建立控制管

2.7建立输出道皮肤瘘,关闭手术切口

3.术后处理

3.1实验动物的术后处理

3.2术后实验动物的输出道压力测量

3.3处死实验动物

4.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输出道动力学检查结果

2 输出道造影结果

3术后6月研究管输出道病理学检查结果

3.1 术后6月研究管输出道大体解剖结果

3.2术后6月研究管输出道组织学检查结果

讨论

1 有关实验设计的讨论

1.1本研究的设计思路

1.2 有关手术方法的讨论

1.3 对研究参数选择的讨论

1.4 本研究的缺陷与不足

2有关实验结果的讨论

3本研究能获得较满意结果的原因分析

3.1 根据测压管直径选择合适的输出道直径

3.2 均匀分布壁外压迫

3.3输出道与储尿囊以简单方式吻合

3.4输出道内高压区与皮肤瘘口较接近,可方便调整插管的方向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实验动物不同时期,不同储尿囊状态的动力学检查结果

附录2本研究的SCI论文

附录3课题相关综述两篇

3.1腹直肌在泌尿外科的应用

3.2经腹壁可控尿流改道的新认识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编专著

攻读学位期间获奖及参与其他课题情况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改良可控输出道的手术方式,增强可控输出道的长期控尿能力,减少经腹壁可控尿流改道的远期并发症。 方法:对10条实验犬建立带蒂腹直肌瓣包绕缩窄回肠输出道增强输出道控尿机制的动物模型。距回盲部10 cm处切取末端回肠30~40cm,在切取的肠段两端各留约6cm后,中间部分沿系膜缘对侧切开去肠管化,并折叠成U形,两侧切缘以可吸收缝线两层缝合密闭制成储尿囊。切取段两端以F12号导尿管做支架,将系膜缘对侧剖开,切除多余的肠壁,并将切缘以4-0可吸收线连续及间断缝合各一层,进行缩窄,使之通过F12支架时有一定的箍管感。缩窄回肠段一端与储尿囊直接以4-0可吸收线做端侧吻合,另一盲端直接开口于同侧腹部皮肤,以三角皮瓣与皮肤缝合形成瘘口。切开切口旁腹直肌,近心端切开约3cm后,即沿腹直肌走行切开约6cm,并保留其神经血管束,并将腹直肌瓣沿远心端翻转,使其穿过一条输出道的肠系膜,并包绕于输出道周围,腹直肌腱膜面与输出道浆膜面对合完整后,以丝线缝合固定,这段包绕腹直肌瓣的输出道即作为研究管。另一条输出道则直接由输出道间引出,连接腹壁皮肤,作为控制管。术后一月,三月,六月分别行输出道动力学检查。分别测定每条实验犬在储尿囊空虚时和储尿囊内注水60ml时研究管与控制管输出道内的压力(MIP)和功能性压力段长度(FPL),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所有实验犬于术后均可顺利插入F10导管,无皮肤瘘或输出道肠吻合处狭窄。除一条实验犬于术后6月测压时出现储尿囊注水后液体沿对照管输出道溢出,无法完成储尿囊充盈时压力测定外,其他所有实验动物均完成术后的三次测压。控制管术后一月MIP为:73.51±24.01 cmH2O(储尿囊空虚时),77.68±25.15 cmH2O(储尿囊充盈时);FPL为4.78±0.78cm(储尿囊空虚时),4.60±0.75cm(储尿囊充盈时)。术后三月控制管MIP为:71.16±19.35 cmH2O(储尿囊空虚时),79.78±21.25 cmH2O(储尿囊充盈时),FPL为4.71±0.61 cm(储尿囊空虚时),4.61±0.54 cm(储尿囊充盈时)。术后六月控制管MIP为:70.28±18.30 cmH2O(储尿囊空虚时),75.93±17.53 cmH2O(储尿囊充盈时);FPL为4.49±0.65 cm(储尿囊空虚时),4.24±0.97cm(储尿囊充盈时)。经统计学检验,控制管MIP及FPL在储尿囊充盈前后的改变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对照管术后一月MIP为:29.04±7.02 cmH2O(储尿囊空虚时),42.90±7.66 cmH2O(储尿囊充盈时);FPL为5.04±0.44 cm(储尿囊空虚时),4.59±0.53 cm(储尿囊充盈时)。术后三月对照管MIP为:28.10±8.09cm cmH2O(储尿囊空虚时),41.63±8.98 cmH2O(储尿囊充盈时);FPL为4.98±0.82 cm(储尿囊空虚时),4.42±0.85 cm(储尿囊充盈时)。术后六月对照管MIP为:26.63±6.89 cmH2O(储尿囊空虚时),43.36±9.79 cmH2O(储尿囊充盈时):FPL为4.63±0.69 cm(储尿囊空虚时),3.97±0.53 cm(储尿囊充盈时)。经统计学检验,对照管MIP及FPU在储尿囊充盈前后的改变均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储尿囊在何种状态,控制管的MIP均高于70 cmH2O,而在储尿囊空虚时,对照管的MIP不足30cmH2O,在储尿囊充盈状态下,对照管的MIP略高于40 cmH2O,明显低于控制管(P<0.05)。术后6月输出道造影显示两输出道均笔直地固定在腹壁下,无狭窄或瘘道形成,形态亦无明显差别。术后6月解剖研究管输出道,可见腹直肌肌瓣与缩窄回肠浆膜紧密贴合。镜下回肠浆膜层外可见横纹肌结构,呈环状包裹于肠管外。 结论:通过将带蒂腹直肌瓣包绕的方法可极大的增强缩窄回肠输出道的控尿机制,这一方法简便,技术要求不高,而且不会造成插管困难,同时在储尿囊内压力较高时也能可靠控尿。我们认为这一技术可能对今后的泌尿外科重建技术的改进有一定价值。

著录项

  • 作者

    张心如;

  •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

  • 授予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
  • 学科 外科学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徐月敏;
  • 年度 200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R691.05;
  • 关键词

    泌尿外科; 尿道重建; 回肠储尿囊; 尿动力学;

  • 入库时间 2022-08-17 11:15:04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