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汇率远期溢价的期限结构研究
【6h】

汇率远期溢价的期限结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符号说明

声明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国际汇率理论的发展

第三章汇率市场有效性的相关研究

第四章汇率远期溢价期限结构实证分析

第五章汇率变动相关性和汇率制度的分析

第六章结论以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远期溢价现象在汇率实证研究文献中被广泛报道,并从不同角度对这一现象加以解释。但是具有不同到期期限的远期汇率,其溢价程度是否具有系统规律而呈现期限结构特征,目前则鲜有研究。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涉及到不同汇率理论对不同到期期限远期汇率变化规律的解释能力,对完善和发展相关汇率理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采用11种不同货币兑美元的即期汇率,以及到期期限分别为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18个月,2年,3年和5年的远期汇率数据作为分析样本,研究远期溢价期限结构特征,以及不同汇率制度对期限结构的影响。
   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大多数国家的远期溢价标准差具有随着期限延长而增大的趋势。相比于实行自由浮动汇率制度的国家和地区,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下远期溢价波动的标准差相对较大。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大多数情况下,fm,t-St+m准误比t+mt-St.的标准误大。也就是说,用即期汇率预测未来汇率变动的效果要比远期汇率预测回来汇率变动的效果更好。
   风险溢价模型的最小二乘(OLS)估计显示,各种汇率在大部分期限上的^β2回归系数都显著差异于1,说明远期溢价偏离现象确实存在。
   对于自由浮动汇率制度的国家,短于18个月期限的^β2系数都小于0(对应风险溢价系数12^β1 (^β1=1-^β2=.都大于1),说明风险溢价与预期汇率变化率的协方差小于0,并且风险溢价的波动要大于预期汇率化率的波动。随着到期期限的延长,许多远期汇率报价^β2系数先略有下降然后明显增加,^β2系数呈现后左低右高的U型期限结构。实行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的国家,^β2系数没有明显的期限结构特征。
   文章用似不相关(SUR)回归方法改进模型的参数估计,将各国货币汇率变动的交叉相关性考虑在内。分析结果显示,到期期限为1个月、3个月和1年期的远期汇率更接近根据利率平价理论预测的结果。
   由于人民币汇率制度经历了不同的改革发展阶段,可以利用人民币汇率样本数据分析不同汇率制度下远期汇率溢价的期限结构特征。分析结果发现,随着汇率制度从有管理的浮动逐渐向自由浮动发展,汇率市场的有效性逐步提高,风险溢价系数逐渐减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