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1在小鼠垂体前叶发育过程中的表达
【6h】

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1在小鼠垂体前叶发育过程中的表达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正文

1 文献回顾

1.1 垂体

1.2 垂体的生长发育

1.3 谷氨酸及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

2 引言

3 实验一、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1 免疫阳性物质在胎鼠垂体前叶的表达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4 实验二、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1 免疫阳性物质在新生小鼠垂体前叶的表达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5 实验三、比较孕鼠与正常雌鼠垂体前叶中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1免疫阳性物质的表达

5.1 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

5.3 讨论

6 小 结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经典的“门脉递质学说”认为哺乳动物垂体前叶激素调控是通过体液途径实现的。近年来,鞠躬教授等提出了哺乳动物垂体前叶受“神经一体液双重调节”的假说,这是对“门脉递质学说”的重要修正。谷氨酸(glutamate, Glu)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e system, CNS)最主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之一,在突触快速传递和神经可塑性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谷氨酸在突触囊泡的储存是通过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vesicular glutamate transporters,VGluTs)的作用实现的。VGluTs位于囊泡膜上,使谷氨酸在囊泡内形成相对高浓度的聚集。目前已发现三型药理特性相似的VGluTs,即VGluT1、VGluT2、VGluT3。近年来研究发现:在一些内分泌细胞中存在VGluTs,其作用是将胞浆内的谷氨酸储存到内分泌囊泡中,并在这些内分泌细胞中形成谷氨酸能系统。因此本研究从VGluT1在小鼠垂体前叶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入手,利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研究发育过程中小鼠垂体前叶内VGluT1表达水平的变化,为垂体前叶的神经调节机制的研究提供实验线索。本实验以胎鼠、新生小鼠和孕鼠为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研究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1在垂体前叶发育中表达水平的变化,得到如下实验结果:1.胚胎10.5天、胚胎16.5天胎鼠的垂体前叶内均未发现VGluT1免疫阳性物质;2.出生后2天、10天新生小鼠垂体前叶内发现有VGluT1免疫阳性物质,呈现出随时间而递增的趋势;3.孕10天孕鼠的垂体前叶内VGluT1免疫阳性物质数量比正常雌鼠有显著增加。本实验用形态学的方法证实:胚胎期小鼠垂体前叶内未检出VGluT1的表达;新生小鼠垂体前叶内VGluT1的表达随日龄逐渐增加;孕鼠垂体前叶内VGluT1的表达较正常雌鼠显著增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