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村居民耐用品消费的影响——基于(S,s)模型的实证分析
【6h】

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村居民耐用品消费的影响——基于(S,s)模型的实证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 导言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三章 农村居民耐用品消费与基础设施建设

第四章 基于(S,s)模型的实证研究

第五章 结论与意义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启动农村消费市场、扩大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一直是中国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积极探索和思考的热点问题。农村人口一直是我国人口的主体,庞大的农村人口数量决定了农村居民理应是中国消费品市场最重要的群体,但是纵观历年的消费统计数据,农村居民的消费总额占全国居民消费总额的比重一直远远落后于其人口比重。
   农村居民耐用消费品拥有量不高有多方面的原因。城乡收入差距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但并不是唯一的一个因素。本文首先通过分析城乡收入差距和城乡居民耐用品消费差距得出除了收入差距之外,还有其他重要因素影响了城乡居民耐用消费品消费水平差异的结论。然后,通过回归2005年统计年鉴中我国各地区农村通汽车村数占总村数的比例和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摩托车拥有量的数据,得出两者具有强相关性的结论,从而引申出基础设施对居民耐用品消费可能具有重要的影响。最后,给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对农村居民耐用消费品消费具有重要影响的经验型解释。
   在随后的实证分析中,本文利用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库提供的大型截面数据,参考(S,s)模型中的自变量,依次对一系列反映社区基础设施的变量以及家庭人均收入、家庭人口数、户主年龄、户主受教育年限等可能对家庭耐用品消费产生影响的变量做统计回归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基础设施变量中的电价与农村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情况成反比。第二,道路状况与农村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情况成正比。第三,农村家庭可以收看到的电视频道个数对家庭是否拥有彩色电视机无显著影响。第四,供水类型对家庭是否拥有洗衣机有显著影响,其中使用室内自来水的家庭拥有洗衣机的概率最高。最后,家庭人均收入越高、家庭总人口数越多、户主年纪越轻、户主受教育程度越高,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种类越多,拥有各种耐用消费品的可能性越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