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经皮骨成形术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椎外骨转移瘤的临床研究
【6h】

经皮骨成形术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椎外骨转移瘤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经皮骨成形术治疗椎外骨转移瘤的临床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器械设备

3 术前准备

4 手术方法

5 术后观察与处理

6 疗效评价

7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手术结果

2疗效评价

3并发症

讨论

第二章 经皮骨成形术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椎外骨转移瘤的临床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 器械设备

3术前准备

4手术方法

5术后观察与处理

6 疗效评价

7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手术结果

2 疗效评价

3并发症

讨论

本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主要缩略语及释义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本临床课题探讨研究经皮骨成形术(Pecutaneous Osteoplasty,POP)联合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椎体外骨转移瘤的手术操作方法、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疗效;并研究比较单独行经皮骨成形术治疗与经皮骨成形术联合射频消融术两种手术方式治疗椎外骨转移瘤的临床疗效差异。
  方法:搜集2005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确诊的椎体外骨转移瘤患者101例,其中63例单独行经皮骨成形术术,38例行经皮骨成形术联合射频消融术术。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患者术前和术后随访时间内疼痛缓解情况来对患者临床状况进行评价。对比患者术前术后服用止痛药的级别及剂量变化情况,从而了解其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结果:所有患者均在数字血管减影机监视引导下顺利完成手术,技术操作成功率100%。单独行经皮骨成形术术的63例患者:术后24小时VAS评分术前为7.2±1.4分,术后24小时、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分别为2.3±1.9分、1.2±1.8分、1.7±1.7分。术后10例患者疼痛完全缓解,36例患者完全不需止痛药,23例止痛药用量减少或止痛药级别降级,3例维持原剂量,1例使用止痛药级别升级。13例发生肿瘤周围软组织骨水泥渗漏,但临床无明显症状;1例发生病理性骨折。经皮骨成形术联合射频消融术组的38例患者:术后24小时VAS评分由术前平均(7.1±1.5)分,术后1天、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分别降至2.2±2.0分、1.6±1.8分、1.3±1.8分。术后7例疼痛完全缓解,25例完全不需止痛药,10例止痛药用量减少或止痛药级别降级,2例维持原剂量,1例使用止痛药级别升级。33例行走困难的患者中20例术后行动功能改善,其中4例完全可以正常行走;12例仍然行走困难;1例行动不便加重,稍微活动即疼痛难忍。术后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5个月,一年、二年生存率分别为68.9%、27.3%。8例发生肿瘤周围软组织骨水泥渗漏,但无明显临床症状,1例发生皮肤灼伤。单独行经皮骨成形术与经皮骨成形术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疼痛缓解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t=0.807,P>0.05)。
  结论:经皮骨成形术治疗椎体外转移性骨肿瘤是安全、有效、可行的,能迅速缓解患者疼痛、改善行动功能,且长期疗效稳定。对于发生椎体外骨转移的肿瘤患者,当外科手术、化疗、放疗及内分泌治疗等传统治疗效果不理想时,可考虑及时行经皮骨成形术术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经皮骨成形术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椎体外转移性骨肿瘤患者疼痛缓解明显,行动功能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是治疗椎体外转移性骨肿瘤值得借鉴的技术方法。单独行经皮骨成形术与经皮骨成形术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椎外转移性骨肿瘤在缓解疼痛等临床症状方面并无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但经皮骨成形术联合射频消融术这种联合治疗模式能更好的灭活肿瘤。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