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速GMAW驼峰焊道成因及GMAW+TOPTIG复合焊抑制机理研究
【6h】

高速GMAW驼峰焊道成因及GMAW+TOPTIG复合焊抑制机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2研究现状

1.3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二章 高速焊实验平台

2.1实验平台搭建

2.2 实验所用母材及焊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单丝GMAW驼峰焊道产生过程及机理研究

3.1 单丝GMAW驼峰焊道的产生

3.2 单丝GMAW驼峰焊道产生机理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GMAW+TOPTIG高速焊接工艺及其驼峰抑制机理

4.1 GMAW+TOPTIG复合焊接方法原理提出

4.2 GMAW+TOPTIG复合焊接系统电路的连接

4.3 GMAW+TOPTIG(不填丝)复合焊工艺试验

4.4 GMAW+TOPTIG(填丝)复合焊工艺试验

4.5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答辩决议书

展开▼

摘要

熔化极气体保护焊(GMAW)是一种应用广泛、工艺简单且易于实现自动化的高效焊接方法。近年来,许多企业对进一步提高 GMAW的生产效率提出了需求,其最直接的方式是采用高速焊接。然而,焊接过程中,随着焊接速度的增加,极易产生咬边、驼峰焊道及其它焊缝成形缺陷。为了避免高速焊接过程中产生成形缺陷,首先必须对形成这些缺陷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依此找出抑制缺陷产生的有效可行方法。本文主要研究熔化极气体保护焊(GMAW)高速焊接过程中驼峰缺陷的形成机制,并提出抑制的方法。本研究对于高速焊接方法的工程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开展了焊速2 m/min的高速GMAW焊接。通过改变焊接速度、电弧长度、焊接保护气体等参数,探讨了焊接参数对驼峰缺陷的影响规律。通过搭建高速摄像系统及激光辅助照明系统,观察了驼峰形成过程。研究表明,电弧下端的“固态斑点”是驼峰形成的源头。当“固态斑点”被电弧下方薄的液体层或者回填的液态金属填充,则焊缝成形良好;当“固态斑点”不断积聚,就会形成大的“固态凝固区”。“固态凝固区”既阻止后端液态金属的回流、填充,也阻止了前端液态金属的向后流动,便形成驼峰谷底,而被其分割的两段液态金属不断堆积并凝固形成驼峰波峰。高速焊时,随着速度的提高,热输入变小,电弧下方熔化的液体层变薄,在电弧力或者熔滴撞击力的作用下极易“吹出”或者“撞击出”上述“固态斑点”。因此,“固态斑点”的数量、电弧下方液态金属薄层的面积、“固态凝固区”的大小以及回填液态金属的流动性决定了驼峰缺陷程度。
  基于驼峰缺陷形成机理分析,开发了可实现高速焊接的GMAW+TOPTIG复合焊接工艺。通过相同焊接条件下常规GMAW和GMAW+TOPTIG的堆焊试验,验证了该复合焊接工艺对驼峰缺陷的抑制作用。即通过TOPTIG的电弧力作用,推动后端液态金属的回填,使GMAW电弧下方产生的“固态斑点”数量及“液态金属薄层”面积变小。通过TOPTIG电弧热作用,减小后端液态金属的表面张力以促进回填液态金属的流动性。使回填作用更加明显。另外TOPTIG的独特送丝功能也抑制了由于TOPTIG电弧所产生的额外“固态斑点”缺陷源。该试验通过优化两焊枪之间的参数组合,达到了焊接速度为2m/min,无驼峰,焊缝成形美观的要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