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青年女子体型特征的合体衣身结构研究
【6h】

基于青年女子体型特征的合体衣身结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绪论

1.1合体女装衣身概述

1.1.1合体女装及衣身概述

1.1.2合体女装的起源

1.2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1.3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1.3.1国外合体女装衣身结构设计方法

1.3.2国内合体女装衣身结构设计研究的现状分析

1.4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1.4.2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及方法

2与衣身结构研究相关的青年女性人体数据的采集

2.1人体数据采集的意义

2.2人体数据采集方法的现状分析

2.2.1接触式人体测量方法

2.2.2非接触式三维人体测量

2.3青年女子人体数据采集方案设计

2.3.1测量工具

2.3.2测量对象

2.3.3测量项目

2.3.4测量系统的校正

2.4青年女子人体数据抽样方案

2.4.1抽样方法

2.4.2样本量的确定

本章小结

3与衣身结构设计相关的青年女性人体数据的分析

3.1人体数据的预处理

3.1.1描述性统计分析

3.1.2人体数据的探索分析

3.2人体数据的相关分析

3.3人体数据的回归分析

3.3.1回归分析的结果

3.3.2回归方程的检验

本章小结

4青年女子体型分类研究

4.1人体体型分类方法的确定

4.1.1人体体型分类指标选择的理论基础

4.1.2利用主成分与因子分析的人体体型分类结果

4.2人体体型的聚类分析

4.2.1 K-Means快速聚类法的原理

4.2.2基于K-Means法的人体体型分类

4.3号型设置研究

4.3.1青年女子中间体的确定

4.3.2基本部位和控制部位分档数值的确定

本章小结

5合体女装上身形态特征与结构设计

5.1上体躯干部形态特征研究分析

5.1.1静态特征

5.1.2动态特征

5.2躯干部人体相关部位动静态参数分析

5.2.1衣身相关部位静态参数的分析

5.2.2衣身相关部位动态参数的分析

5.3基于人体特征的衣身结构设计

5.3.1省道的设计

5.3.2放松量的设计

5.3.3衣身结构线的设计

5.3.4领窝结构设计

5.3.5合体女装肩部结构研究

5.3.6合体女装袖窿结构研究

本章小结

6合体青年女装衣身样板的绘制与应用

6.1合体青年女装样板的绘制

6.2合体青年女装样板的应用

7结论

7.1本论文取得的主要结论

7.2本论文存在的主要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服装合体是维持服装舒适性的重要原因,是产品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因素。目前市场上,由于对目标消费者的形体缺乏了解,而导致某些尺寸的服装积压或短缺的情况比比皆是,服装的合体性成了困扰商家以及消费者的难题。同时,不同年龄段不同地区,人体生长发育状态的差异很大,因此有必要针对不同地区和年龄段建立相应的合体样板。本论文就是在此基础上提出的。 本论文旨在通过对山东地区18-24岁青年女子的身体数据分析,归纳体型变化规律,结合衣身结构研究,建立合体衣身样板。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包括两部分:一是对青年女子进行体型分析。二是结合结构分析,形成青年女子合体样板。主要内容如下: 1.以非接触三维人体测量仪对山东地区 18-24 岁青年女子进行身体数据采集,借助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人体测量数据进行处理,获得本研究测量群体的整体特征。 2.通过相关分析,获得各部位之间的相关程度。如肩斜角的独立性;颈围和胸围的相关性比较小,故制图时可以把肩斜角和颈围单独考虑。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回归分析,以科学的数据分析结果,提出了自己的回归方程式。 3.通过主成分分析获得反映原始数据信息81.301%的信赖度的5个主成分。通过聚类分析,将青年女子体型分为Y、A、B三类,并与国标体型进行对比。 4.在体型划分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样板控制部位数据。考虑到修正人体体型原因,在国标原有控制部位的基础上加入背长值。并根据基本部位与控制部位的二元线性回归关系计算出分档数值。 5.通过对青年标准女体躯干构造的分析,找出作为服装结构上的几个关键点,其中以放松量的设置,省道量的分配及位置的确定,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分割线和结构线设计这几个方面来构成。 6.由数据分析结果,结合人体知识,形成适合本研究人群的合体衣身样板绘制算式和方法。并将以上的研究结果应用于实际的结构设计中,检验样板的合理性及实用性。 本论文通过以上研究,提出针对山东地区青年女子合体衣身的结构设计框架,建立合体女装衣身样板,提出适合该地区人群的比例数据以供参考,为合体女装衣身的结构设计提供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