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一级公路道路交通安全宏观微观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6h】

一级公路道路交通安全宏观微观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综述

1.3研究范围及重点

1.4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1.5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6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一级公路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1一级公路特征分析

2.2一级公路宏观与微观划分

2.3一级公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

2.4评价指标体系初步构建

2.5评价指标筛选

2.6评价指标体系

2.7一级公路交通安全评价方案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交通安全一级指标评价模型建立

3.1微观交通安全评价一级指标模型

3.2宏观安全评价一级指标模型

3.3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一级公路道路交通安全综合评价方法

4.1综合评价方法的选择

4.2灰色系统理论概述

4.3熵理论与组合权重法

4.4基于熵权序关系组合权重的灰色评价方法

4.5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数据采集方法

5.1微观评价数据的采集方法

5.2宏观评价数据的采集方法

5.3采集方法总结与优化

5.4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实例分析

6.1一级公路道路交通安全综合评价基本步骤

6.2一级公路交通安全微观评价实例分析

6.3一级公路交通安全宏观评价实例分析

6.4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一级公路道路交通安全综合评价方法验证

7.1验证方法简介

7.2微观评价方法验证

7.3宏观评价方法验证

7.4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主要结论

8.2主要创新点

8.3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附录一 一级公路交通安全评价指标重要性调查表

附录二 沥青路面损坏调查表

附录三 一级公路常见交叉口形式及图例

附录四 平交口安全问题诊断调查表

附录五 路段安全问题诊断调查表

展开▼

摘要

交通事故是交通系统内部运行紊乱的外在表现。研究交通事故的产生原因,分析交通事故诱因和机理,是从交通系统内部降低风险提高系统安全性的关键。其中,道路环境因素是交通事故发生的一个重要且不可忽视的原因。我国公路交通安全问题严重,交通事故频繁发生,其中以一级公路最为突出,虽然仅占路网总里程的1.75%,但其发生事故的死亡率却最高,达到8.79人/百公里,因此迫切需要对我国一级公路的安全状况进行改善,而公路交通安全评价是交通安全改善的前提和依据。本论文从交通安全事故的特征分析、评价模型建立、科学数据采集方法优化、安全状况等级划分以及模型验证等几个方面依次展开研究。
  论文首先对目前国内外关于道路交通安全评估方法梳理、回顾,按照研究对象分为宏观评价方法和微观评价方法进行总结,指出了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缺陷和局限性。
  分析了一级公路的交通特征和事故特征,基于图论基本概念映射实际道路,对一级公路进行宏观和微观划分,界定了评价的层次及范围。通过对交通安全影响因素的定性定量分析,分别建立了微观交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和宏观交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一级公路交通安全评价一级指标模型。然后综合熵理论和灰色评价相关理论,构建基于熵权序关系组合权重的灰色综合评价方法,通过计算白化权函数矩阵和综合灰色聚类系数,确定评价对象所属的交通安全等级。运用多种赋权方法标定了模型参数。
  基于客观性、可操作性、一致性和实用性的原则,建立了一级公路交通安全评价模型所需数据的采集方法,并对数据采集方法的实际运用进行了总结和优化。
  依据灰色聚类评价模型的灰类分布情况,将一级公路微观和宏观的交通安全状况划分为五个等级标准,并对相应的安全水平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定性描述。
  采用主观验证方法,安全指数验证方法,以及事故数据验证方法对交通安全综合评价模型的合理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基于综合赋权灰色聚类评价模型的安全等级结果与传统评价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能反映一级公路的实际安全状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