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亲本来源凡纳滨对虾子代养殖效果的比较
【6h】

不同亲本来源凡纳滨对虾子代养殖效果的比较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 引言

1.1 引种与发展

1.2 凡纳滨对虾的生物学特征

1.2.1 分类

1.2.2 形态特征

1.2.3 分布

1.2.4 生活习性

1.3 凡纳滨对虾选育和种质资源改良的研究进展

1.4 凡纳滨对虾消化酶和免疫酶活力的研究进展

1.4.1 消化酶活性

1.4.2 免疫酶活性

1.5 养殖中存在的问题

1.5.1 凡纳滨对虾苗种退化

1.5.2 饲料质量良莠不齐

1.5.3 受疾病威胁严重

1.6 展望

第二章 温盐突变对三种不同来源凡纳滨对虾仔虾存活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虾苗来源

2.1.2 试验条件

2.1.3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盐度突变对三种不同亲本来源的凡纳滨对虾仔虾存活的影响

2.2.2温度突变对三种不同亲本来源凡纳滨对虾仔虾存活的影响

2.3 讨论

2.3.1 盐度突变对三种不同来源凡纳滨对虾仔虾的影响

2.3.2 温度突变对三种不同来源凡纳滨对虾仔虾的影响

第三章 三种不同来源凡纳滨对虾生长及存活比较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虾苗来源

3.1.2 实验方法

3.1.3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3.2 结果

3.2.1 三种不同亲本来源凡纳滨对虾的成活比较

3.2.2 三种不同亲本来源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比较

3.3 讨论

第四章 三种不同亲本来源凡纳滨对虾消化酶活性比较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虾苗来源

4.1.2 实验方法

4.1.3 酶活力测定

4.1.4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4.2 结果

4.2.1 不同亲本来源凡纳滨对虾相同生长阶段消化酶活性比较

4.2.2 不同亲本来源凡纳滨对虾不同生长阶段消化酶活性变化

4.3 讨论

4.3.1 三种不同亲本来源凡纳滨对虾消化酶活性比较

4.3.2 不同生长阶段对三种凡纳滨对虾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第五章 三种不同亲本来源凡纳滨对虾血清中免疫酶活性的比较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虾苗来源

5.1.2 实验方法

5.1.3 免疫酶活力测定

5.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5.2 结果

5.2.1 三种凡纳滨对虾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比较

5.2.2 三种凡纳滨对虾血清中酸性磷酸酶(ACP)活性的比较

5.2.3 三种凡纳滨对虾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KP)活性的比较

5.2.4 三种凡纳滨对虾血清中酚氧化酶(PO)活性的比较

5.2.5 三种凡纳滨对虾血清中溶菌酶(LSZ)活性的比较

5.3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为评估目前国内凡纳滨对虾的苗种质量及养殖效果,本文以引进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SPF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群体培育的子一代F1和由F1代为亲本培育的F2代,及由在中国养殖多代的凡纳滨对虾为亲本培育的Fn代为试验对象。比较了温度、盐度环境突变条件下三种来源虾苗的抗逆能力;并通过在实验室条件下对三种不同来源凡纳滨对虾苗进行养殖,对其不同生长阶段的养成效果进行了比较,同时在养成到幼虾和成虾期时测定了三种不同亲本来源凡纳滨对虾与生长相关的消化酶活力和与抗病能力相关的免疫酶活力。旨在为我国凡纳滨对虾的健康养殖和进一步进行良种选育,建立凡纳滨对虾良种繁育体系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为养殖业者正确选择苗种提供参考,以促进我国的对虾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三种不同亲本来源凡纳滨对虾仔虾对温度、盐度环境突变的抗逆能力的研究表明:将生活在盐度15,温度22℃水体中的仔虾直接放入盐度分别为0、2、35、40的水中;直接放入温度分别为8℃、12℃、30℃的水中后,在盐度突变的条件下,Fn代组比F1及F2代组有较强的耐受性。将仔虾放入低盐度水环境中后,F1、F2代组分别在试验开始后2h、3h内100%死亡,而Fn代组在盐度为0的水环境中3h时存活率仍为61%,在48h时100%死亡,在盐度为2的条件下48h仍有25%存活;三种仔虾对高盐度的耐受性高于低盐度。在温度环境突变的条件下,三种仔虾的耐受性之间无显著差异。温度突变为8℃时,三种仔虾在试验开始后2h全部死亡,其它各温度组三种仔虾死亡率相对较低,且各组间无显著差异,表明三种仔虾在温度突变情况下对低温的耐受能力均较差。 实验室条件下对三种来源对虾养殖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实验室养殖条件下,三种凡纳滨对虾不同生长阶段的成活率和日增量存在差异,从仔虾养成到幼虾(养殖60d)、F1、F2、Fn代的平均成活率分别为48.80±5.20%、48.20±6.58%、52.40±4.50%,各组成活率之间差异不显著;从幼虾养成到成虾(养殖90d),F1、F2、Fn代的平均成活率分别为49.39±3.61%、5287±5.13%、54.92±2.08%,Fn代组的成活率略高于F1、F2代组,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整个生长阶段F1、F2代组的日增重显著高于Fn代组(P<0.05),F1代组稍高于F2代组,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 对三种来源凡纳滨对虾3cm幼虾期和10cm成虾期肝胰脏中消化酶活力研究结果表明:幼虾期F1、F2代组肝胰脏中脂肪酶与胃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Fn代组(P<0.05),F2代组显著高于F1代组(P<0.05);F1、F2代组肝胰脏中类胰蛋白酶活性显著低于Fn代组(P<0.05);成虾期F2代组肝胰脏中四种消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F1代组与Fn代组(P<0.05),除淀粉酶外,F2代组肝胰脏中其它三种消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F1代组(P<0.05),与Fn代组差异不显著。从幼虾养成到成虾后三种对虾肝胰脏中脂肪酶、胃蛋白酶和类胰蛋白酶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淀粉酶活性均降低。 对三种来源凡纳滨对虾3cm幼虾期和10cm成虾期血清中免疫酶活力研究结果表明:三种凡纳滨对虾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酚氧化酶和溶菌酶活性变化存在差异。比较三种不同亲本来源的凡纳滨对虾5种免疫酶活力可见Fn代组免疫酶活力较高,F1代组较低,F2代组位于二者之间,其中Fn代组血清中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和溶菌酶活力与F1和F2代组相比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 本试验结果发现F2代生长速度较快,成活率、消化酶和免疫酶活性均较高,且在生产中其亲虾及苗种价格均较低,因此作者认为可以适当进行引种来改善我国目前凡纳滨对虾苗种出现的问题,结合科学的养殖方法和饲料投喂,可更好的促进对虾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