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ECOPATH与RAPFISH东海区生物资源可持续开发与保护研究
【6h】

基于ECOPATH与RAPFISH东海区生物资源可持续开发与保护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东海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架之一,东亚最著名的渔场产地。东海区的生物资源物种丰富,其浮游植物种类共鉴定200种,浮游动物种类共鉴定611种,底栖生物种类共鉴定855种,其渔捞产量占全国渔捞产量的40%以上,过度捕捞使东海的生物资源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其EAF(Ecosystemapproachtofisheries)执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以ECOPATH以及RAPFISH(RAPIDAPPRAISEDFISHERY)为研究方法,对东海区的EAF执行进行探讨。为东海区生物资源开发与管理提供参考数据。取得了以下成果:
   东海区的ECOPATH模型研究得出:总捕获为5.761t/(km2·a)、总消耗量为2621.630t/(km2·a)、总输出为106.339t/(km2·a)、流向碎屑总量为1303.487t/(km2·a),总生物量(不包含碎屑)为73.478t/km2,系统总流量为5393t/(km2·a),这些数据都显示出东海生产力、营养状况以及饵料生物水平都处在良好的状态。这些丰富的营养物质是长江的输入以及黑潮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同时,其系统连接指数及系统杂合度分别为0.172和0.199,揭示出其生态系统捕食活动复杂性比较低,生物之间单调的捕食状况使得该生态系统显得脆弱。捕捞平均营养级为3.1,说明东海的生态系统处于退化状态
   利用RAPFISH技术对东海的5种主要渔业(围网鲐鱼、拖网带鱼、围网竹荚鱼、拖网小黄鱼、拖网大黄鱼)的可持续性状态进行评估。RAPFISH技术用于渔业间可持续性对比分析。东海RAPFISH属性选择主要体现可持续性特征,在各渔业属性打分后使用无量纲WMDS进行不相似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东海5种渔业在生态、社会、技术、经济以及伦理5个层面的可持续性状况大部分处在50%左右,底拖网大黄鱼渔业的生态可持续性状况处于5种渔业的最低水平,围网竹荚鱼渔业以及底拖网小黄鱼渔业的经济可持续性状况明显大于另外三种渔业。围网竹荚鱼的技术层面以及社会领域的可持续性都处于5种渔业的最低水平。各属性分值结构导致了可持续性差异。根据ECSRAPFISH研究,现对东海区生态系统保护提出一些建议:(1)建立并完善大黄鱼的产卵场保护区以及其渔业保护区制度、加强对其生境的管理等。(2)提高网具的选择性,减少兼捕量,同时,竹荚鱼渔业应严格禁止来提高其生物量水平,当生物量水平上升到一定程度,其渔业方式就不会再是以兼捕为主,其技术可持续性将得到改善。(3)减小网具破坏性,并且渔业捕捞努力量应有所提高,届时渔捞效率将有所提高并且为节约资源做出贡献。因此,网具研究应得到足够的重视。(4)渔民生活应得到关注,国家管理政策应更多的考虑渔民的利益来推进社会维度可持续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