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5-HT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肠道运动影响的初步探究
【6h】

5-HT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肠道运动影响的初步探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第一章5-HT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肠道运动影响相关研究及Cajal间质细胞的研究进展

1 5-HT在甲壳动物中枢神经和消化系统的分布

2 5-HT在甲壳动物生理功能的调节作用

3乙酰胆碱(ACh)、一氧化氮(NO)及5-HT消化系统功能调节中的相互联系

4 Cajal间质细胞形态、分布及功能及饥饿对甲壳动物生理的影响

5 饥饿对甲壳动物生理的影响

第二章 5-HT在中华绒螯蟹主要组织中(血清、眼柄及脑神经节等)的含量及肠道中相关受体和递质的免疫定位研究

第一节 24h内中华绒螯蟹血清、眼柄及脑神经节内5-HT含量的变化

第二节 不同摄食状态下肝胰腺、肠道和胸神经节内5-HT含量的变化

第三节 肝胰腺内5-HT2A的免疫定位及肠道内5-HT2A和5-HT1A的免疫定位

第四节 肠道中ACHE,NOS1及NOS3的组织定位

第五节 银染法检测中华绒螯蟹肠道嗜银细胞初探

小结

第三章 5-HT对中华绒螯蟹食物运行时间、组织内5-HT及肠道内ACH和NO含量的影响

第一节 外源注射5-HT及其激动剂和拮抗剂对中华绒螯蟹食物运行时间的影响

第二节 5-HT对中华绒螯蟹不同摄食状态下组织内5-HT及肠道内5-HT2A受体、和ACH和NO含量的影响

小结

第四章 与肠道收缩密切相关的肠道间质(Cajal)样细胞形态的初步研究

第一节 透射电镜下后肠上皮细胞、颗粒细胞及Cajal样细胞的形态观察

第二节 饥饿对中华绒螯蟹Cajal样细胞的形态变化的影响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中华绒螯蟹,俗称河蟹、毛蟹、大闸蟹。因其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是我国的名特优水产品,已经成为全球主要的经济品种之一。中华绒螯蟹的健康生长与消化生理的正常运行分不开。但是对其消化系统的研究还很少,5-HT作为一种极其重要的生物胺,在甲壳动物的消化系统中广泛分布,但是关于5-HT在消化系统中怎样发挥作用还几乎为空白。本文首先对5-HT在血清、眼柄、脑神经节肠道等7种重要组织中的含量进行了分析并对肠道内5-HT的1,2受体及与5-HT功能密切相关的ACHE和NOS进行免疫定位,然后对5-HT调节食物运行时间的影响进行了研究;Cajal间质细胞(ICC)是一种特殊的间质细胞,对消化系统平滑肌活动的收缩起着重要的调节功能,甲壳动物消化系统中是否存在这种细胞,发挥何种功能还未有报道。本研究首先观察了中华绒螯蟹肠道是否存在 ICC,进而通过饥饿观察 ICC的变化,以期为甲壳动物 ICC的研究奠定基础。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结果如下: 1、5-HT在中华绒螯蟹主要组织中(血清、眼柄及脑神经节等)的含量及肠道中相关受体和递质的免疫定位研究 1)本实验通过液相及ELISA的方法测定血清、眼柄及脑神经节内5-HT含量的变化,结果如下: a、从6:00到24:00的24h内,血清内5-HT含量显著下降; b、同一时间点,脑神经节内5-HT的含量高于眼柄;脑神经节内5-HT的变化趋势与血清相似,眼柄内5-HT的变化趋势略有差异。 2)本实验通过液相测定了摄食前、摄食中及排便后中华绒螯蟹肝胰腺、肠道及胸神经节内5-HT含量的变化,结果如下: a、在同一摄食状态下,肝胰腺内5-HT的含量显著高于肠道及胸神经节; b、肝胰腺内5-HT的含量在摄食前含量最高,摄食中显著下降,而排便后含量回升。肠道及胸神经节内5-HT的含量在不同摄食状态下没有显著改变。 3)通过免疫组化方法鉴定了肠道内5-HT1A、5-HT2A、ACHE、NOS1和NOS3分布及肝胰腺内5-HT2的分布,通过银染法鉴定肠道及肝胰腺内5-HT细胞,结果如下: a、5-HT2A在肠道及肝胰腺内的分布与5-HT在肠道及肝胰腺中的分布类似;而5-HT1A在肠球的分布主要在结缔组织内,而5-HT在肠球的上皮细胞中也有阳性分布。 B、 ACHE免疫阳性细胞在中肠的粘膜上皮细胞间有分布;在肠球主要分布在外周发达的结缔组织中;在后肠主要分布在粘膜上皮细胞间和粘膜下层及肌层,均为胞核着色,在中肠及肠球内ACHE的分布与5-HT的阳性分布有差异,而在后肠的分布一致。 C、 NOS1免疫阳性细胞在中肠,主要分布在黏膜下层和肌层,而NOS3,除在上面两个组织中有分布,在上皮细胞中也有分布;;在肠球,NOS1阳性细胞在外周发达结缔组织中呈网络状分布,而NOS3则在黏膜的上皮细胞呈阳性分布;在后肠,NOS1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黏膜下层和肌层,而NOS3则主要分布在肌层,并且都成片网状分布。 D、本研究通过改良型De Grandi硝酸银染色法及Grimelius硝酸银法染色鉴定中华绒螯蟹嗜银细胞,在肠道中并未发现嗜银细胞,通过Grimelius硝酸银法在肝胰腺内发现成群或单个存在的嗜银细胞。 25-HT对中华绒螯蟹食物运行时间、组织内5-HT及肠道内ACH和NO含量的影响 1)本实验采用摄像观察外源注射5-HT及其激动剂和拮抗剂后中华绒螯蟹食物运行的时间 a、本实验发现5-HT可以减短食物在胃肠道内的运行时间,5-HT2A的激动剂a-methyl-5-HT可以进一步缩短食物在胃肠道内运行的时间;这表明5-HT参与食物运行; b、眼柄切除后,延长了食物中华绒螯蟹胃肠道内的运行时间; 2)本实验检测了5-HT注射后不同摄食状态下中华绒螯蟹肠道、肝胰腺和胸神经节内5-HT的变化及肠道内ACH和NO含量的变化。 A、外源注射5-HT后提高了中华绒螯蟹排便后肠道内5-HT的含量; b、外源5-HT减少了中华绒螯蟹排便后5-HT2A受体在肠球及后肠内的含量; c、外源5-HT降低了中华绒螯蟹摄食中ACH和NO的含量,尤其是NO的含量。 3与肠道收缩密切相关的肠道间质(Cajal)样细胞形态的初步研究 1)通过透射电镜法观察中华绒螯蟹后肠结构及Cajal样细胞的形态,结果如下: a初步观察了中华绒螯蟹后肠组织超微结构,由内至外为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与外膜,颗粒细胞在固有膜及肌肉层中有分布,形态主要为圆形及卵圆形;ICC样细胞在黏膜层与黏膜下层,黏膜下层与肌层,肌层与肌层之间,肌肉束外有分布,形态主要为梭形,纺锤形,也有不规则形。突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与邻近的细胞连接方式多为缝隙连接,胞核异染色质明显,富含线粒体,光面内质网和粗面内质网。 2)在饥饿条件下,通过碘化锌锇酸法及透射电镜法观察中华绒螯蟹后肠内 ICC细胞的变化,结果如下: a、通过碘化锌锇酸法发现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中华绒螯蟹后肠粘膜下层 Cajal间质细胞的分布呈上升趋势。 B、饥饿后,后肠上皮细胞由单个细胞核变为多个细胞核;后肠的 ICC样细胞细胞器含量明显减少;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肌肉消融明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