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软件内建自测试思想在类测试中的应用
【6h】

软件内建自测试思想在类测试中的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原创性声明及本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第一章绪论

1.1 软件测试

1.1.1软件测试的概念和意义

1.1.2有关术语

1.1.3软件测试的发展

1.2 面向对象软件测试

1.2.1面向对象软件测试与传统结构化软件测试的不同

1.2.2面向对象程序测试的新问题

1.2.3面向对象程序测试技术发展现状

1.3类测试

1.4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软件内建自测试

2.1 软件内建自测试的提出

2.2 软件内建自测试的基本思想

2.3 软件内建自测试思想提出的深刻背景

2.3.1软硬件测试模型的一致性

2.3.2软硬件测试方法的一致性

2.4 软件内建自测试的实施框架

2.5 软件内建自测试系统下的测试流程示例

2.6 软件内建自测试系统的核心概念

2.6.1 测试点(Checkpoint)概念

2.6.2模板(Template)概念

2.7 软件内建自测试系统的数据流图

2.8 实现软件内建自测试系统的指导原则

2.8.1软件可测性设计

2.8.2计算机辅助开发工具开发模型

2.9相关研究

2.10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模板程序结构设计及测试生成

3.1简介

3.2模板概念

3.3 实现模板功能的方案

3.4 软件插件技术

3.5 模板插件接口设计

3.6结语

参考文献

第四章C++类测试描述语言的设计和实现

4.1 测试描述语言(TDL)

4.2 TDL程序中的对象及结构

4.2.1 testproject对象

4.2.2 classesundertest对象

4.2.3 testcase对象

4.2.4 testsuite对象

4.3 TDL程序的文件结构

4.4 TDL程序的编译

4.5结语

参考文献

第五章C++类测试中的测控技术

5.1简介

5.2 C++类测试中测控要求

5.3 私有访问驱动器

5.3.1友元类实现方式

5.3.2特殊预处理方式

5.4 服务器代理

5.5 插装方式程序生命周期划分法

5.6 可执行文件插装

5.7结语

参考文献

第六章面向对象程序的测试用例复用

6.1简介

6.2 软件复用技术

6.3 面向对象程序的测试用例复用

6.4 内嵌测试继承

6.5 预构并传递被测对象

6.6 数据库管理测试用例

6.6.1测试用例的存储信息

6.6.2测试用例的组织

6.6.3测试用例的配置管理

6.7结语

参考文献

第七章CppUnit单元测试框架研究

7.1简介

7.2使用方法

7.3 测试类及其设计模式

7.3.1测试用例类

7.3.2测试驱动类

7.3.3测试结果类

7.3.4测试报告类

7.3.5 TestFixtureFactory和TestSuiteBuilder

7.4测试框架

7.5 测试用例样式

7.6 测试用例复用方法

7.7 异常捕获机制

7.8 可测性实现

7.9结语

参考文献

第八章课题总结及展望

8.1结论

8.2课题展望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附录一例解CppUnit的使用

论文说明

展开▼

摘要

软件内建自测试是最新提出来的一种软件可测性设计概念.它借鉴集成电路测试中BIST技术的成熟思想,通过基于模板的测试生成机制力求给测试人员提供一个高效的测试工具.本文首先系统地总结了软件内建自测试的思想,然后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针对类测试的内建自测试系统的结构.分析系统的数据流后,我们把系统分为三个部分:测试信息录入部分:主要是系统的用户接口,包括分析人员界面,设计人员界面,编码人员界面,测试人员界面等.此部分将实现模板功能,完成测试信息的录入.测试用例生成部分:一个重点是测试用例的推理过程,另一个重点是测试用例的描述和存储.测试程序生成部分:构造必要的桩模块,选择合适的测试框架,合理组织测试用例,生成最终能运行的测试程序.整个研究工作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测试信息如何描述,如何组织,如何存贮?测试用例如何描述,如何组织,如何存贮?测试程序如何组织?测试信息的说明采用非形式化和形式化规格说明相结合的方法是一个可行的方案.一方面可以减少对测试人员的要求,另一方面可以满足测试生成的要求.由于测试方法的原理各不相同,没有固定的程序实现方法,因此建议采用软件插件技术实现模板功能.本文提出了一种针对C++类测试的测试用例描述语言--TDL,以期提高C++类测试测试数据的存贮结构化,方便其共享和复用.本文还分析了单元测试框架CppUnit的使用、设计和实现,总结了测试框架的实现结构,提出了适合软件内建自测试思想的最佳测试框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