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水处理用活性炭筛选方法的研究
【6h】

水处理用活性炭筛选方法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课题来源

1.2课题背景

1.3研究目的和内容

1.3.1研究目的

1.3.2研究内容

第二章活性炭选择方法的评述

2.1国内相关标准中规定的方法

2.2丹宁酸吸附值和焦糖脱色率的测定

2.3测定活性炭的孔径分布反映活性炭吸附选择性能

2.4微型柱快速穿透法

第三章装置、材料与分析方法

3.1实验装置

3.1.1分子量分布测定装置

3.1.2 MCRB实验装置图

3.1.3其它实验仪器

3.2实验材料

3.2.1活性炭

3.2.2改性腐植酸

3.2.3化学试剂

3.3实验方法

3.3.1活性炭静态吸附实验

3.3.2活性炭动态吸附——微型柱实验

第四章实验结果与分析

4.1活性炭静态吸附实验

4.1.1“火力发电厂水处理用活性炭使用导则”(DL/T582-2004)选用活性炭结果分析

4.1.2焦糖脱色实验结果与分析

4.1.3丹宁酸值测定的结果与分析

4.1.4改性试剂腐植酸值测定的结果与分析

4.2活性炭动态吸附实验——MCRB实验

4.2.1 MCRB实验用活性炭粒径的确定

4.2.2排序原则

4.2.3丹宁酸为吸附质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4.2.4改性试剂腐植酸为吸附质实验结果与分析

4.2.5木质素为吸附质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4.2.6焦糖为吸附质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4.2.7自来水为吸附质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4.3各种选炭测定方法的比较

第五章结论和建议

5.1结论

5.2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致谢

附录

展开▼

摘要

电厂工业水处理用活性炭的用量很大,且其失效后不易再生,故电厂用于购买活性炭的费用很高。选择高吸附性能的活性炭可以减少单位产水量的活性炭用量,降低经济费用,所以选择可靠的活性炭吸附性能指标进行快速、准确的选炭,尤为重要。 目前,工业水处理用活性炭的选用是根据导则(DL/T582-2004)进行的,该方法能够比较准确的选择吸附性能比较好的活性炭,但也存在某些不足之处:(1)实验所用的腐植酸是从处理天然水体失效的阴树脂中提取,其实验操作繁琐,不易获得;(2)需要测定腐植酸、木质素、富里酸、丹宁酸的吸附等温线,实验操作繁琐。 本文尝试对市售试剂腐植酸进行改性处理,作为导则选炭实验中的吸附质,从而达到简化实验操作的目的;利用现有的不同行业的活性炭选择方法对十种活性炭(1#唐新煤质炭、2#唐新椰壳炭、3#唐新椰壳炭、4#振华椰壳炭、5#正海木质炭、6#振华杏壳炭、7#振华杏壳炭、8#淮北活性炭、9#淮北活性炭、10#淮北活性炭)进行等温吸附实验,以找出能够代替目前使用的活性炭选择导则(DL/T582-2004)的选炭方法,简化活性炭选择时的繁琐工序,以更简便的选择优质活性炭,降低工业成本。 实验主要包括静态吸附实验和动态吸附-微型柱快速穿透实验两部分。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绘制各种活性炭的吸附等温线,根据吸附质平衡浓度为5mg/L-10mg/L时的各种炭样的吸附容量进行排序,排序方法包括导则(DL/T582-2004)选炭法,改性腐植酸值法,丹宁酸值法,焦糖脱色率测定法。通过动态吸附-MCRB实验绘制各种活性炭的穿透曲线,测定其不同出水吸光度所对应的实验时间,然后根据以下原则进行排序:(1)当所有活性炭微型柱的出水满足C/C0≥80%时,则按照完全穿透(C/C0=80%)的时间长短进行排序,时间越长说明处理水量越大,吸附性能就越好。(2)当部分实验时间不到80%穿透点时,且最大穿透百分率不一致时,先计算出5%穿透率到最大实验穿透率之间的斜率,再结合穿透曲线的斜率随实验时间的增加而减小的特点,对活性炭优劣顺序进行推断。(3)当实验时间超过80%穿透点,且几种炭样的完全穿透时间相同,则根据穿透曲线的斜率(5%~80%之间)来对活性炭优劣进行排序。根据斜率计算公式,斜率越小,完全穿透时间越长,吸附性能越好。所用吸附质主要包括改性腐植酸、焦糖、木质素、丹宁酸、自来水中所含有机物。 通过实验得出以下结论:(1)在静态吸附实验方面,导则的排序结果从优到劣为:9#、8#、10#、7#、5#、6#、1#、2#、3#、4#,改性腐植酸法排序结果与导则相差很大,所以改性腐植酸不能作为导则选择活性炭实验中的吸附质;焦糖脱色率法与丹宁酸值法中的排序结果与导则相差不大,丹宁酸值法中只有排序靠前的三个炭样9#、8#、10#的排序结果与导则完全一致,而焦糖脱色率法中排序靠前9#、8#、10#、7#、5#、6#等六种炭的排序结果与导则完全一致,其中包括了所有符合制糖行业中的焦糖脱色率大于50%的选炭标准的炭样(9#、8#、10#),所以焦糖脱色率法完全可以取代导则(DL/T582-2004)作为水处理用活性炭的选炭方法。(2)在微型柱快速穿透实验方面,所有的排序结果与导则相差很大,只有改性腐植酸与木质素作为吸附质的三种活性炭(9#、8#、10#)排序结果与导则(DL/T582-2004)完全一致,微型柱快速穿透实验法不能取代导则(DL/T582-2004)作为水处理用活性炭的选炭方法。

著录项

  • 作者

    靳文广;

  • 作者单位

    上海大学;

  • 授予单位 上海大学;
  • 学科 应用化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闻人勤,王罗春;
  • 年度 200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TQ085.419;
  • 关键词

    活性炭; 工业水处理; 吸附性能; 腐植酸;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