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作为一种创作方法的“直接电影”
【6h】

作为一种创作方法的“直接电影”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声明

前言

引论:“直接电影”作为一种创作方法

第一节“直接电影”作为一个流派

第二节“直接电影”流派:在世界纪录片史的维度中

第三节“直接电影”作为一种工作方法

第一章壁上观世相:“直接电影”的美学特征

第一节“真实”:“直接电影”得天独厚的优势所在

第二节在静观中显影:拍摄者的有限介入

第三节不可预知:影像文本在非控制状态中敞开

第四节现实的隐喻:在暖昧的现实形态中开拓意义的空间

第二章时间的炼金术:“直接电影”的叙事分析

第一节有限视点与克制叙述

第二节危机结构与重复结构

第三节还原现场与展现过程:“直接电影”的叙事核心

第四节叙事的中断、缝合与跨时空延续

第五节个案分析:“直接”理念与梅索斯兄弟的叙事策略

第三章立场与态度:“直接电影”的伦理研究

第一节“直接电影”制作人的知识分子(intellectual)身份与立场

第二节展示多方观点,消除话语霸权

第三节在对人的关注中展现“中区行为”

第四节信任策略与道德底线

第四章困境:当代“直接电影”面临冲击

第一节建构真实: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裹挟下

第二节数字影像:“直接电影”面临第三次技术浪潮冲击

第三节戴着镣铐舞蹈:面对商业与政治的双重诱惑

第五章新体验:“直接电影”与当代中国

第一节“直接电影”与中国的关联

第二节新体验:“直接电影”在中国的发展

第三节新体验:“直接电影”在中国的美学实践

第四节“直接电影”带给中国的启示:张扬一种“纪录精神”

附录一 追问“直接电影”之艾伯特·梅索斯访淡

附录二 追问“直接电影”之梁碧波访谈

附录三 追问“直接电影”之黄文海访谈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作为一个电影流派,“直接电影”在六、七十年代的美国几乎刷新了世界纪录电影的美学规范。 在德鲁、李考克、怀斯曼及梅索斯兄弟等人的艰苦实践下,以“不介入,不控制,如苍蝇作壁上观”为特征的“直接电影”成为一种强有力的创作方法,至今仍在影响这一领域的后来者,尤其是当代中国的纪录片制作者。目前国内一批最优秀的纪录片,包括《八廓南街16号》,《铁西区》等,都是采用“直接电影”方法拍摄出来的。 本课题在对美国及国内纪录片人进行大量访谈的基础上,将“直接电影”放在世界纪录电影的历史维度中,试图探究六十年代美国文化、实证主义哲学与这个流派之间的关系;在分析“直接电影”“璧上观世相”的总体美学特征时,将紧扣“直接电影”在体现真实本性上得天独厚的优势,深入读解“不介入”、“不控制”带来的“不可预知之魅”,同时,指出隐喻在“直接电影”中的重要意义。 从美国“直接电影”的代表导演出发,本文也对一些经典“直接电影”进行了叙事分析。在作者看来,“直接电影”的叙事核心就是还原现场与展现过程。这种还原和展现,正是在不介入、不控制中实现的;在对“直接电影的”伦理研究中,立足纪录片人的知识分子立场,并且在对隐私与道德底线的研究中,首次引入了梅罗维茨的中区行为理论。 同时,本文也将直面“直接电影”在现时代所遭遇的尴尬处境。在后现代主义思潮裹挟之下,在商业与政治的夹击之中,“直接电影”这种方法是该放弃,还是坚持?或者有所改良? 中国问题,是本文的“落幅”所在。当年,一批“直接电影”先行者来到中国进行观念启蒙,使得中国当代纪录片开始摆脱陈腐的“画面加解说”模式,开始“让人民说话”。本文紧扣纪录片的本体特征,分析“直接电影”方法给中国纪录片创作带来的启示:作为一个‘谦卑的在场者”,“直接电影”的制作人应该适当放弃自己的导演欲,尊重被摄主体,反对话语霸权。从这个角度出发,作者认为,需要张扬一种真诚、谦卑、坚韧、独立的“纪录精神”。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