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核子—核子散射与非微扰重整化的进一步分析
【6h】

核子—核子散射与非微扰重整化的进一步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绪论

§1.1论文背景介绍

§1.2有效场论和手征微扰论

§1.3核子散射研究现状及其遇到的困难

第二章势能的计算

§2.1势能的理论推导

§2.2势能的数值计算

第三章G的形式的分析

§3.1G是什么和G的图像

§3.2重整化方案的提出

第四章相移的计算

§4.1no padé相移公式

§4.2拟合相移公式

第五章拟合与拟合后的相移效果和分析

§5.1拟合

§5.2拟合后的相移效果和分析

第六章工作总结与展望

§6.1工作总结

§6.2进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有效场论方法在核子相互作用中的应用开始于90年代初。因为中低能的核核相互作用是非微扰的,1990年Weinberg提出了由手征微扰论来逐阶构造核子相互势,并利用Lippmann-Schwinger方程计算非微扰的T矩阵来研究核核相互作用。接下来的十几年的时间里,有效场论方法在核子相互作用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核子体系的研究已经进入了有效场论时代。然而,在这个非微扰框架下出现的紫外发散处理很难沿用微扰重整化方案。因此,从一开始,核子有效场论的重整化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理论课题,产生了很多争论。 通过适当的转换Lippmann-Schwinger方程,我们能得到T矩阵的非微扰表达式,其中一个重要的非微扰因子g被引入。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到,这个因子g有很强的重整化方案依赖性。换言之,g既依赖于势能,也包含有重要的非微扰重整化信息。这意味着,微扰框架下的概念和方法不再适用,与学术界近期的认识一致。但具体如何处理非微扰的问题,学术界仍未达成完全的一致。基于严格解情形的分析和数值模拟g的结果,我们采用非微扰近似(Padé逼近)展开g来参数化非微扰重整化依赖性。在分离出分波因子1/p2l后,我们数值计算核子各分波的物理量,从而考察、评估我们的非微扰重整化参数化方法。通过拟合低能量区间Nijmegen分波相移数据,得到因子g的Padé系数,然后应用这些系数去预测高能端相移行为。并在新的重整化方案下,通过唯象的分析和处理提出了一套新的低能参数。 与以往数值的,或是微扰的工作相比,我们的方法找到了更精确的处理方法,并能应用于其他势能形式和分波。对于其他非微扰体系问题,我们的工作或许也有所帮助,对研究非微扰框架下的重整化的概念问题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