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上柴股份被收购后的整合绩效研究
【6h】

上柴股份被收购后的整合绩效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

第一章 导论

1.选题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2.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2.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2.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3.研究目的与意义

4.主要概念的界定

第二章 有关并购绩效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有关并购动因的理论综述

1.1 提升管理效率

1.2 降低交易费用

1.3 实现优势互补

1.4 实现战略发展和调整

第二节 并购对公司价值的影响

2.1 并购创造价值

2.2 并购制造成本

第三节 并购绩效的衡量

3.1 指标的选择

3.2 绩效评价期间的确定

3.3 会计指标法的不足及研究意义。

第三章 上柴股份整合绩效财务分析

第一节 股权收购事件回顾

1.1 收购公司(上海汽车)简介

1.2 被收购公司(上柴股份)简介

1.3 股权收购动因

1.4 收购过程大事记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数据

2.1 研究方法

2.2 整合绩效评价的主要指标

第三节 被收购前后的经营业绩对比分析

3.1 上电控股时期(收购前)经营业绩分析

3.2 上汽控股时期(收购后)经营业绩分析

第四节 财务分析总体结论

第四章 上柴股份整合绩效因素分析

第一节 对绩效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

1.1 定量分析指标的选取

1.2 定量分析结果

第二节 对绩效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

1.1 与业务整合相关的因素分析

1.2 与资产组合相关的因素分析

第三节 因素分析整体结论

1.1 定量分析结论

1.2 定性分析结论

第五章 进一步提高上柴股份整合绩效的建议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并购始于国外。这几年随着并购案例的不断增多,国内并购的发展有所加速,但其运作仍然较不成熟。发动机是整车最核心的零部件,在行业整合加剧的整体趋势下,独立的发动机企业难以应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迫切需要进行资源的整合和规模的扩张,并购是较能体现其市场效率的途径之一。
   发动机与整车的纵向并购有利于提高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并建立稳定的供销体系,这在业内已经达成共识。从发动机企业谋求被整车企业收购的动因来看,很大程度上是也是希望通过与整车企业的管理协同实现经营业绩的提升。但客观上,常常由于整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导致并购绩效的不理想。
   论文主要基于效率差异化理论与交易费用理论,以被上海汽车实施控股收购的上柴股份为研究对象,对上柴股份的整合绩效进行了系统分析。论文认为,独立的发动机企业在被整车企业并购后,需要高度重视其后的整合过程,应持续评价自己的管理能力是否能受益于收购方相对先进的管理模式得到提升,自己的经营业务是否能纳入收购方的供销体系,并进一步扩张等。整合绩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因素,其最终目的是实现被收购企业经营业绩的稳步提升,实现持续发展。
   第1章为导论,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提出研究课题,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和评述;第2章为相关理论基础,主要以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关于并购动因的理论进行总结;第3章对上柴股份的整合绩效进行财务分析,对比了大股东变更前后两个时期的经营绩效;第4章对上柴股份的整合绩效进行因素分析,实证研究各影响因素与公司整合绩效的相关性;第5章从管理整合的角度,对上柴股份的进一步发展提出相关策略;第6章是结论和建议。

著录项

  • 作者

    周仕芳;

  •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
  • 学科 工商管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范学俊;
  • 年度 201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企业体制;
  • 关键词

    整合绩效; 经营绩效; 企业并购;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