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庐江黄屯方言里的两种含“把”结构
【6h】

庐江黄屯方言里的两种含“把”结构

代理获取

摘要

本文是一篇论述庐江黄屯方言中的两种含“把”结构的方言语法论文,在掌握较为丰富的和真实的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我们从自控度、定指度和生命度等方面重点探讨表处置义与表被动义的两种含“把”结构的形式、特点及其作用,并试图从句法、语义和语用等层次分析探讨两种含“把”结构共存的原因与条件。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如下:
   首先,简单地介绍庐江黄屯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以及其方言的语音、词汇和语法上的一些主要特点并针对两种含“把”结构的研究现状,指出本文的研究对象。
   然后,重点描写庐江黄屯方言里的表处置义与表被动义的两种含“把”结构,从名词的自控度、定指度、生命度、谓语动词的性质和状语的位置等方面揭示两种含“把”结构各要素的特点。表处置义的含“把”结构主要有NP1+把+NP2+VP,NP2+NP1+把+VP和NP2+NP1+把+它/他/她(它/他/她复指NP2)+VP三种格式,表被动义的含“把”结构主要有NP1+把+NP2+VP和NP+把+VP两种格式。而两种含“把”结构中NP2+NP1+把+VP和NP2+NP1+把+它/他/她(它/他/她复指NP2)+VP由句式本身决定了NP1的所指对象是谓语动词V所表动作的发出者,只有NP1+把+NP2+VP句式有时分不清谓语动词V所表动作的发出者是NP1的所指对象还是NP2的所指对象,因此它会产生歧义。
   接着,我们以庐江黄屯方言里两种含“把”结构的歧义现象为研究突破口,从句法(名词的形式、状语的位置、谓语动词V的性质、VP的类型和是否与“给”共现等)、语义(名词的生命度、自控度和语义角色等)和语用(百科知识、具体语境、语用倾向以及语用强调内容与感情色彩等)等层面探讨两种含“把”结构共存的原因与条件,其中语用因素是消除两种含“把”结构歧义的主要因素。在语用里,我们借助百科知识和具体语境,可以得知NP1+把+NP2+VP中谓语动词V所表的动作是NPl的所指对象还是NP2的所指对象发出的,因而很容易辨别两种含“把”结构。在NP1+把+NP2+VP中,有两种强烈的语用倾向:NP1的生命度大于NP2时,我们一般把NP1+把+NP2+VP理解为表处置义的含“把”结构;NP1的生命度小于NP2时,我们一般把NP1+把+NP2+VP理解为表被动义的含“把”结构。在NP1与NP2的生命度相等的条件下,NP1的定指度大于NP2时,我们一般把NP1+把+NP2+vP理解为表处置义的含“把”结构:NP1的定指度小于NP2时,我们一般把NP1+把+NP2+VP理解为表被动义的含“把”结构。因此,我们借助这样的语用倾向,也很容易区分这两种含“把”结构。
   最后,总结本文的主要内容,指出本文结构安排与理论研究的不足和本文的研究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