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周秦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植被分布及其变迁——以《诗经》十五国风为线索
【6h】

周秦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植被分布及其变迁——以《诗经》十五国风为线索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图表目录

声明

一、绪论

(一)选题缘由和时空界定

1.选题缘由

2.时空界定

(二)选题意义

(三)本选题研究的前期准备、资料来源、研究理论及方法

1.本选题研究的前期准备、资料来源

2.本选题的研究理论、方法

(四)相关学术研究成果评述

(五)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研究思路

2.研究内容

二、《诗经》出现前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植被

(一)植被和植被历史

1.植被和植被历史的概念、影响因子及研究方法

2.新生代以来中国的植被历史

(二)石器时代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植被情况

1.旧石器时代

2.新石器时代

3.石器时代人类活动及其影响植被的情况

(三)夏朝时期植被情况及人类活动的作用

(四)商朝时期植被情况及人类活动的作用

(五)小结

三、《诗经》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自然植被条件

(一)十五国风的时空关系及所涉及植物的分析

1.东部地区:齐、陈、曹

2.中部地区:北风(邶、鄘、卫)、王、郑、桧

3.西部地区:二南(周南、召南)、魏、唐、秦、豳

4.总体分析

(二)《诗经》记录典型植被及植物状况举例

1.“平林”和“中林”

2.典型灌丛植物与草原植物的的确定和分布

(三)人类活动对植被环境的作用和影响程度

1.保护

2.破坏

(四)小结

四、“农战”政策后西部地区自然环境的变化

(一)秦国的地域范围

(二)“农战”政策实行的环境情况

(三)两种驱动因素的比较

(四)小结

五、综合对比植被环境的变化及力度

(一)植被的变化、植被动态序列和植被的演化

(二)自然条件和石器时代人类活动

(三)人类初级活动

(四)人类有意识的改造活动

(五)小结

六、结论

(一)现有结论

(二)若干难点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本文立足于《诗经》,对周秦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植被进行初步研究。试图还原历史时期该地区的植被状况,进而探寻自然条件、人类活动两种驱动因素对于植被分布和变化带来的作用以及程度,注重人类活动与自然植被之间的关系问题。人类活动对于植被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其对于植被并非仅起负面作用,也具有保护促进的方面。对于周秦时期而言,关键在于当时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植被情况如何?自然条件、人类活动二者谁对植被具有更为重要的影响?这些,将在本文逐一阐述。 本文主要分三个部分进行研究: 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本文的选题缘由、时空界定、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并针对本文的研究内容,梳理相关学科的研究进程以及研究成果。同时,展示文章的行文顺序、结构框架,提出研究目的以及存在的问题。 第二部分包括第二、三、四章,是本文的主体。为了行文的完整性,分别研究《诗经》之前时期、国风时期和秦国“农战”政策实施后三个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植被条件的分布与变化。 第二章主要探讨《诗经》产生前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植被。涉及到植被历史的发展以及石器时代、夏商时期该流域的植被条件,反映出人类活动对于植被的作用,主要还是在较小的范围内和交通沿线进行。 第三章是全文的重点,主要论述《诗经》十五国风的植被情况。本章整理每个国风所涉及的植物,并将十五国风分为三大区域。按区域整理分析,得出不同区域的植被条件,并结合自然因素,考虑人类活动的影响程度。 第四章主要探讨“农战”政策在秦地实施后自然植被的变化。对比自然过程、人类社会发展两种驱动因素给植被带来的影响,显然还是以自然作用为主,而人类活动对植被的作用,是在逐渐增强。 整理分析有关内容后得知,周秦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植被条件的分布和变化,是自然过程、人类活动两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其中以自然条件的影响为主。人类活动的影响范围是以点—线—面的形式发展。 第三部分包括第五、六章,是综合分析和结论部分。其中,综合分析是纵向对比自然条件、人类初级活动和政策实施后人类有意识的活动对于植被的影响。结论是本文的最后部分,包括现有结论和若干难点及不足,为后续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并提出了较为明确的要求。 本文是开展历史环境变迁与重建研究工作的一种初步尝试,目的是对周秦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植被分布及其变迁状况,做出新的整理和研究。经过整理分析,除了上述内容之外,本文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本文将《诗经》十五国风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区,根据对植物的统计和整理,我们可以得知木本植物中以桑为最多,草本植物以蒿属植物为多。东部地区的植物无论是从木本植物、草本植物还是水生植物数量来看,都远小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中部地区植物数量丰富,介于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之间。 而且,东中部地区草本植物都略多于木本。西部地区的植被几乎是最好的。木本、草本和其他水生、藤本植物的出现次数都是最多的。木本植物数量最高,超过了草本植物。是三个地区中唯一一个木本植物超过草本植物的地区。 2.关于《诗经》中记载的典型植物类型“平林”和“中林”的解释,笔者认为他们是大同小异的森林。平林是以林冠线的平直为主要特点,林相为单层的森林。中林则是指林冠线相对平林层次更多的混交林,落脚点是在混交林方面。它是冠线、层次分明的混交林。 3.对照十五国风中植被情况,秦国应是属于西部地区。相对于西部地区良好的植被条件,秦国“农战”政策的实施,无疑会对当地的植被带来影响。笔者认为,人类活动对于植被的影响并非只对森林而言,草原也是被影响的对象。以秦国来说,“农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草原、草地植被。所以,不能仅将森林变迁列为植被变化的标准,考虑人类活动对于草原的影响是必要的。同时,人类活动程度对植被的影响是双面的。人类活动是破坏和保护并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