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国有控股公司研究——兼论中国国有控股公司
【6h】

国有控股公司研究——兼论中国国有控股公司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一、导言

1.1 研究的背景和内容

1.2 有关概念——企业、国有企业、公司、控股公司

二、国有控股公司的性质

2.1 国有控股公司的定义

2.2 国有控股公司形成的机理

2.3 国有控股公司的类型和职能

参考文献

三、国有控股公司的治理结构

3.1 内部人控制问题

3.2 国家管制

3.3 治理结构

参考文献

四、组织设计

4.1 组织的功能

4.2 组织结构的选择

4.3 组织决策与控制

参考文献

五、国有控股公司的经营分析

5.1 规模的确定和变动依据

5.2 经营目标及效率评估

5.3 发展方式及途径

参考文献

六、中国国有控股公司的形成及分析

6.1 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历程

6.2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逻辑分析

6.3 中国国有控股公司产生的原因分析

参考文献

七、中国国有控股公司面临的问题及分析

7.1 治理结构的缺陷

7.2 委托代理关系的建立与问题

7.3 内部人控制与经营者行为

7.4 不可忽视的运行成本

参考文献

八、中国国有控股公司发展的政策性研究

8.1 组建方式的建议

8.2 规范国有控股公司治理机制的对策

8.3 经营者选择机制的设计

8.4 激励与约束机制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国有控股公司,对正在实行改革的中国经济来说,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一项新生事物。和其它的新生事物一样,国有控股公司的产生和发展,也是建立在对旧事物否定的基础之上的,这里的旧事物可以看作是诸如原有的国有企业制度、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政府经济管理体制的混合体。因此,国有控股公司实质上是制度变迁的产物,同时也是参与这项变迁的一个次级主体。在变迁中,必定存在一个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
  本文研究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国有控股公司一般性的研究,主要包括性质、功能、治理机制,组织结构,以及经营方式等方面,对各国国有控股公司组建和运作中具有规律性的东西进行归纳和,总结;通过对中国国有控股公司形成的背景,原因和面临的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明确中国国有控股公司组建和运作中哪些方面需要改进,为什么要改进,以及如何改进。一句话,既希望能对国有控股公司进行一个理论上的总结,又希望能对正在兴起的中国国有控股公司的实践有所帮助。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导言。导言部分介绍研究的背景和内容,阐述与研究有关的重要概念和相关理论,包括:企业、国有企业、公司、控股公司,为国有控股公司的研究作充分的理论准备。
  二、国有控股公司的性质。首先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论述国有控股公司形成的机理,然后给出国有控股公司的定义,并根据定义展开讨论国有控股公司的一般功能。
  三、治理结构。首先定义治理结构,然后着重讨论对国有控股公司治理有重要影响的政府监管方式和公司内部人控制问题,接着分析内部控制和外部控制两种治理模式,最后对国有控股公司的治理结构展开讨论。
  四、组织设计。首先确立国有控股公司组织设计的一般原则,然后分析可供选择的组织结构形式,最后研究组织运行决策与控制问题。
  五、经营分析。重点研究国有控股公司经营活动的三个方面,即公司规模的确定和变动,经营目标与经营效率评估和发展途径,以此揭示国有控股公司经营上的特点。
  六、中国国有控股公司的形成。在阐述了国有控股公司的一般性基础上,接下来要做的工作便是讨论中国国有控股公司。首先对中国国有企业制度的变迁加以论述,然后对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进行逻辑分析,最后用制度经济学方法研究中国国有控股公司形成的原因,为下面的问题和对策研究作一铺垫。
  七、中国国有控股公司面临的问题及分析。主要分析中国国有控股公司在治理结构、委托代理关系、经营行为以及代理成本等方面所面临的具体问题。
  八、中国国有控股公司发展的政策性研究。首先,对中国国有控股公司现有的组建方式进行成本——收益评估,并提出若干组建方面的建议;再次,运用维克里投标法设计经营者选择机制;最后,就中国国有控股公司经营者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的构建提出具体建议。
  如果要说有所创新的话,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1、关于国有控股公司的性质。本文认为,国有控股公司是国家采用控股公司形式达到其特定目的的一种制度安排的次级行动团体,即国家为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制度而采取的一种新的国有企业组织形式。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的所有者主体主要是国家,而非个人或一般法人,这使得它和一般的企业区分开来。一方面,它是市场的替代物,具有企业性;另一方面,它又是行政的替代物,是市场交易成本和政府行政成本内部化的结果,只有当这种内部化的边际成本既小于市场的边际交易成本,也小于政府的边际行政成本时,国有控股公司的制度安排才是经济的。
  2、国有控股公司的规模和边界确定。本文对科斯的企业理论中有关企业边界确定的条件加以扩展,从而得出确定国有控股公司的规模和边界的条件为:国有控股公司规模的扩大必须达到确定这一点,即投资一个项目(混合控股型)或控股一家企业(纯粹控股型)所带来的收益等于组织这个项目或这家企业的成本,等于在公开市场上对这个项目招标或转让这家企业的价格,等于由另一个国有控股公司来组织这个项目或这家企业的成本。国有控股公司规模的扩大如果能获得比边际成本更大的收益那么继续扩大是合理的。反之,如果国有控股公司压缩规模(出售子公司或减少生产)所带来的成本下降幅度大于收益下降幅度,则退出是必须的。
  3、对中国国有控股公司产生的原因进行理论分析。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以制度变迁的角度考察中国国有控股公司的形成和发展,这在国内经济理论界是较为少见的。中国国有控股公司是由中央和地方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建立的,这项制度变迁大都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不需要在众多的国有企业之间进行反复的谈判,形成一致的意见,而是由政府以授权方式将一批国有企业的产权集中到某一个国有控股公司。无疑,用强制性制度变迁方式组建国有控股公司,大大减少了变迁的时间、谈判成本和组织成本。但是,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问题,如非一致性意见所造成的国有控股公司运作效率问题,转制过程中各集团利益的冲突,变迁主体知识的局限性等。
  此外,本文比较系统地设计了中国国有控股公司经营者选择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